不重視利用WTO機制的中國正在遭受全球反補貼圍堵。據商務部統計,2010年中國遭受“兩反一保”調查66起,涉案金額71.4億美元。以輪胎業為例,近年來,我國輪胎陸續遭到巴西、埃及、美國、阿根廷、印度等國發起的貿易保護調查,涉案產品從汽車斜紋輪胎等低附加值產品逐漸向工程胎等高附加值產品擴散。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貿易摩擦僅僅在數量上增長,或許還容易應對,但令人警惕的是其在類型上的新變化。過去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則日漸指向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并且正在向產業政策等體制層面轉移。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反補貼調查的最大目標國,全球70%以上的反補貼調查針對中國,地方政府的政策則成為調查要點。在WTO對我國的第三次貿易政策審議中,地方政策已經成為主要成員方質疑中國補貼政策的關注點。與此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持續升溫。比如,法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出臺的新環保法案就對中國貼上了“碳標簽”。更讓人擔憂的是,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原來只針對單一產品采取單一措施設置技術壁壘,現在已逐漸發展到針對大類產品采取系統性的綜合措施。業內人士認為,西方發達國家現在已經到了“玩規則”的階段,而我們還處于學習階段,很多企業對WTO規則重視不夠。WTO爭端解決機制案件數量不斷增加,到今年10月底已經處理過425個爭議案,相較之下,國際法院50年來只處理了70多個案子。WTO爭端解決機制受到各國普遍重視。中國企業面對WTO爭端還應苦練內功,才能更好地應對全球反補貼圍堵。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