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了穩步的趨勢,中國11月份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到49%,10月份為50.4%。該數據為33個月以來最低值。預計PMI在未來幾個月內走勢依然偏弱。
11月PMI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國內和出口訂單的回落。新訂單指數(47.8)和出口訂單指數(45.6)均下滑3ppts,顯示國內需求和國外需求滑落的速度一致。但是,出口部分的附加值只占據GDP的10%,國內需求的下滑才在未來的幾月里對GDP的下落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產成品庫存指數升至05年1月有PMI概念以來的最高值。與減少的訂單一樣同樣令人擔憂。它體現了更加嚴峻的供應過剩和脆弱的制造商定價權利。同時它也部分地反應在購進價格指數進一步下跌到44%。從低迷的需求和高庫存角度來看,通貨緊縮將會持續。
表現突出的是煙草制品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石油產業,其PMI在54%以上。表現差的有紡織業,化學纖維塑料產業及黑色金屬冶煉行業,其PMI在43%以下。PMI下滑最厲害的產業有(下跌6個點):電子機械,特殊用途儀器和化工纖維產業。總體來說,消費產業抗壓性還是比較強的,而生產型產業,尤其是原料行業下滑速度是明顯的。而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對生產型產業的影響確是不可估量的。
未來幾個月,PMI預計在47-50%范圍內浮動。明年第一季度歐洲地區GDP的快速緊縮將極大地影響出口市場的表現。房地產投資增長繼續下降,很可能比去年同期下滑15%。總之,第四季度GDP增長速度不斷下滑接近7-7.5%,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到7%以下,都會和現今的PMI報告緊密聯系。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擴張很有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末或者第二季度初對國內需求起到支持作用。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