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國因使館被沖擊召回本國駐伊朗大使后,德國、法國、荷蘭也已召回各自駐伊朗大使,令歐盟和伊朗之間的緊張程度進一步升級。歐盟目前正在醞釀針對伊朗的制裁議案,主要方式是通過對伊進行石油禁運來影響其經濟發展,不過因為部分成員國的石油進口嚴重依賴于伊朗,因而這項議案暫時未得到通過。歐盟27國外長12月1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決定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措施。不過,關于是否禁運伊朗石油,各國外長在本次會議上未能達成一致。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等國支持禁運伊朗石油,他們認為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可以切斷伊朗的經濟命脈,從經濟上進一步孤立伊朗。然而,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嚴重依賴伊朗石油的國家則反對這樣做。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歐盟石油進口總量中的5.8%來自伊朗,伊朗是歐盟第五大石油來源國。而歐盟進口的石油中,近一半為希臘、西班牙和意大利所用。目前,希臘正為債務危機焦頭爛額,現金短缺,從伊朗進口石油是依靠信貸而非現金,因此希臘強烈反對實施石油禁運。而對于歐盟可能實施的石油禁運,伊朗石油部長羅斯塔姆·加塞米則表示不屑一顧。他說考慮到伊朗石油的質量和位居全球第二的石油產量,伊朗的石油供應無可替代,并稱其石油的主要買家來自東亞,因此歐洲禁令對伊朗不是問題。在我們看來,歐盟各國在對伊朗石油禁運的問題上有所顧忌,目前存在分歧,不過,如果伊朗認為歐盟會因此而不敢禁運石油,那就大錯而特錯了。一旦歐盟下定決心制裁伊朗,石油問題將不是障礙。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