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調控帶來的市場調整是痛苦的,近期以來,不斷有聲音呼吁放松房市限制,顯示圍繞調控的博弈正逐步進入高潮。據路透社報道,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理事長孟曉蘇21日表示,目前樓市調控的短期限購政策不應長期延續。若長久使用限購“麻藥”將令商品房領域投資減少,加劇住宅供給不足,令房價再度上漲。他并稱,中國樓市不存在泡沫,今年中國商品住宅的價格料仍將穩步上漲,因需求旺盛、結構失衡和通脹帶來的資產價格上漲,以及樓市結構的緩慢調整對房價的抑制作用年內不會明顯顯現。
孟曉蘇表示,“限購就像是給病人做手術要打麻藥,但是打麻藥以后,醫生要趕快做手術啊,結果醫生干活太慢。但病人又快醒了,就再打一針麻藥,但究竟要限到什么時候?”他分析稱,樓市的調控需要用加大投資建設補上商品房及保障房兩塊短板,而不應是去拆商品房短板去補充保障房,結果只能是導致商品房供應不足。而保障房建設則受困于缺乏長效融資機制,供應量明顯不足。“調控如果不能有效增加保障房的供應,從結構上抑制房價,滿足低收入家庭需要,那么這個調控只是休克療法。”孟曉蘇稱。在我們看來,聲明也好,游說也好,現在都不起作用。近日有傳聞稱北京可能會放松高檔住房銷售,結果北京市政府馬上明確否定此事,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絕不放松!這也證明,房地產調控在中國就是政治問題,誰敢在這個問題上再含糊?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前不久在香港也說過類似的話,房地產問題弄不好就會成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結果把香港官員嚇了一跳,不知所措。不過,在我們看來,房地產的政治化調控這是內地的邏輯,最好不要弄到香港去。香港是自由市場,還是不要跟內地一樣。(安邦信息)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