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隨著現代鑄鍛技術的發展,已經對閥門的制造工藝產生深遠的影響。通常的從經濟性考慮,公稱通徑等于或大于50mm 的閥門采用鑄造,小于50mm 的采用鍛造的現象已被逐漸突破,鍛造閥體已向大口徑方向發展,而鑄造閥體逐漸向小口徑發展。 任何一種閘閥閥體即可鍛造,也可鑄造,應根據用戶要求以及制造廠擁有的制造手段而定。 閘閥閥體的流道可分為,全通徑式和縮徑式兩種。 流道孔徑與閥門公稱通經,基本相同的為全通徑式; 流通孔徑比閥門公稱通經小的稱為縮徑式。縮徑形狀有均勻縮徑和費均勻縮徑兩種。 流道呈錐管形的即是一種非均勻縮徑,這類閥門入口端的孔徑基本上與公稱通徑相同,然后逐漸縮小,至閥座處縮小到最小。 采用縮徑式流道(無論是錐管形非均勻縮徑或均勻縮徑),其優點是同一規格的閥門,可減少閘板的尺寸、啟閉力與力矩;缺點是流阻增加,壓降和能耗增大,所以縮孔不宜太大。 對錐管形縮徑來說,閥座的內徑與公稱通徑之比,通常取 0.8~0.95。 公稱通徑小于 250mm 的縮徑閥門,其閥座內徑一般比公稱通徑降低一檔; 公稱通徑等于或大于 300mm 的縮徑閥門,其閥座內徑一般比公稱通徑降低二檔。 閘閥閥體的結構決定與閥體與管道、閥體與閥蓋的連接。 就制造方法而言,有鑄造、鍛造、鍛焊、鑄焊以及管板焊接等幾種。(來源:互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