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中國各省市區中受此輪國際金融、經濟危機沖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第一財經日報》日前發表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的文章稱,通過對廣州、深圳、珠海、中山和東莞等地的調研發現:今年1-2月很可能是最差的時期,而且最壞的時期很可能已經過去。調研發現,今年3月之后的實際情況其實并沒有市場之前預期的那樣差。尤其是國家啟動刺激經濟方案以來,作為此次金融危機影響“重災區”的廣東已經出現了轉機。文章介紹,從珠三角調研發現的現實情況是,3月份出口企業出現訂單及開工好轉跡象,但訂單從原來的期單改為次單,是否全面恢復還須看國際經濟狀況,比如珠海市出口增速從-30%回升至-20%多,中山市出口增速從-30%回升至10%。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他們判斷龍頭企業可能受益于此輪金融危機,市場集中度將更高,比如華為、中興等,全球訂單有所增加。整體判斷是,出口企業在經歷危機之后,機會已經出現。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