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一樣,不管市場熱點如何變化,鋼鐵上市公司總是最“悲催”的行業之一。據鋼鐵上市公司已披露的預報和中報統計得知,多數上市鋼企均處于虧損狀態。與上述數據如出一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亦顯示,上半年,中鋼協74家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僅23.85億元,同比大減超過90%以上,其中,虧損企業的虧損額為142.48億元,虧損面33.75%。(8月7日《國際金融報》)
命運多舛的中國鋼鐵產業再度陷入風暴眼。現在,坊間出現的最多字眼是:鋼鐵業是否會崩盤。由于產能過剩,鋼鐵庫存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形象地說,國內鋼鐵庫存量可以建371個鳥巢,111座央視大樓。如果算上目前2億富余的鋼鐵產能,還可以將國家目前的高速鐵路線重新建40次。
與中國很多行業一樣,十年來,鋼鐵業呈巨幅增長。為滿足建筑、鐵路高速發展的需求,鋼鐵產量5年內增加63%。鋼鐵企業前些年的紅火并不是競爭的結果,而僅僅是因為國內大力發展房地產和修建高速鐵路等原因。
然而,形勢比人強。今年上半年,由于國家實施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鐵路、公路建設等下游行業需求增速趨緩;進口鐵礦石等原料價格仍處于高位,成本居高不下以及融資成本高、資金緊張的雙重壓力,導致鋼企利潤大幅縮水。
其實,房地產已經到頭了,鋼鐵企業的好日子也到頭了。今后中國鋼鐵企業可能會越來越艱難,而正是我們自己把鋼鐵企業推到了泥潭之中。
市場觀察家認為,國內鋼鐵業產能過剩將是一個嚴峻考驗。鋼鐵業的嚴冬恐怕不是一兩年的事,至少在5年以上。同時,下游產業的需求減少,鋼鐵產能嚴重供大于求,在這種情況下,鋼鐵業的利潤空間很小。
盡管國內鋼鐵產能已嚴重過剩,但國家發改委今年5月仍批準了兩個鋼鐵投資項目:一是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總投資696.8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3676,-3.00,-0.08%)938萬噸,其中熱軋商品板卷448萬噸,冷軋商品板卷490萬噸;二是武鋼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為639.9億元。
這兩個項目的獲批并上馬,顯現出鋼鐵業的管理者似乎還在幻想,幻想中國鋼鐵業會有又一個春天的到來。由于企業投資無法自抑、地方政府一揚再揚,使得整個鋼鐵產業仿佛再現中國式傳統產業的經典老路:先是利益的驅使一哄而上,然后是形成無序混亂的行業格局,最后是各個鋼鐵企業品嘗惡性競爭的市場惡果。
這也許就是中國的“鋼鐵病”。其鋼鐵產量偏離國內外市場需求,而且矛盾已越來越突出。目前,中國鋼鐵產量分別是美國和日本的5倍,相當于世界十大產鋼國的總和。即使是2011年,產能嚴重過剩的中國鋼鐵業,仍在進行“產能擴張”。2011年,在除中國外全球鋼產量累計減產23%的情況下,中國的粗鋼產量為6.955億噸,同比增長8.9%。
“中國鋼鐵業是否會崩盤”的拷問,無疑是國內實體經濟發展憂思的再次涌現。所謂崩盤,固然有其分析視角的強調側重,并不一定真成為現實,但在鋼鐵業產能過剩積弊日深卻改善乏力的今天,它再次釋放出人們對鋼鐵業改革的強烈焦慮。今后相當長時間內,中國鋼鐵業都將與過量鋼材庫存和最低利潤率做斗爭。
睜眼看世界,我們實在沒理由漠視,中國鋼鐵業有可能走上其他工業國家的老路,在這一象征國家地位的鋼鐵業上經歷痛苦的收縮。當然,鋼鐵業并非沒有重生之路,但這需要徹底的、脫胎換骨的改造——這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淘汰落后產能。或者說,減少鋼鐵產量1億噸,或者淘汰1億噸落后產能,這或許才能避免中國鋼鐵業的崩盤。(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