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我國生產的工業硅已大部分用于出口。2005年我國出口工業硅53萬噸,而用于國內的工業硅只有20余萬噸。即國內消費量又有所增加,內需量已增長至總產量的40%以上。
內需比例增大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
首先,鋁合金方面的消費仍在增長。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鋁產量只有300多萬噸,到2006年已達到835萬噸,2007年達到1200多萬噸。2008年全年原鋁產量雖受到鋁價格的沖擊,然而產量仍然達到了1300萬噸以上,增幅仍有100萬噸以上。隨著鋁產量消費量的增加,鋁硅合金生產中消費的工業硅也在增加。
其次,硅材料方面的消費增幅仍較大。硅材料主要是指太陽能級多晶硅和半導體硅。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這兩方面消費的硅材料增幅放緩,但是2008年我國多晶硅產量仍比2007年增長27%,單晶硅產量比2007年增長29%。最后,有機硅方面的消費也在增長。我國有機硅工業經過近20年的開拓創新,現在已竟如告訴發展期。雖則好對有機硅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星火化工廠等骨干企業都加快了發展步伐,江蘇宏達、浙江恒業等一批新建企業也已投產,美國道康寧公司等有機硅生產企業以在中國建廠落戶。隨著這些企業的陸續投產,不斷增加了對工業硅的消費量。
從這些現象和數據可以預測出,今年工業硅的內需會持續增加,在總量中的比例會增大。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