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紐約大學教授AswathDamodaran的數據顯示,1月份礦商的平均資本回報率為19%。該行業的平均資本成本是為10%。而2000年前,也就是在中國繁榮起步之前,它們的回報率只有6%
超級周期正在轉向,礦商的超級回報受到了威脅。但是,像延續十年的材料繁榮之前的那一段價值減損時期,它們大概還是可以避開的。
問題的起因是中國需求放緩。預計今年該國對銅和鐵礦石的需求增幅將貢獻全部增幅的大部分;四月份房地產開始出現同比大幅下滑;工業產出、國內零售額和出口數據看起來同樣疲軟。
生產成本以年均雙位數的速度增長;價格只有維持在高位,礦企的超高收益率才能延續下去。去年力拓礦業、必和必拓和英美資源集團等礦企的營運利潤率達到了30-40%,足以跟谷歌相提并論。力拓稱,鐵礦石的利潤率幾乎是該數字的兩倍,占到了五大礦企2011年利潤的大部分。
來自紐約大學教授AswathDamodaran的數據顯示,1月份礦商的平均資本回報率為19%。該行業的平均資本成本是為10%。而2000年前,也就是在中國繁榮起步之前,它們的回報率只有6%。
個位數的回報率會成為新的常態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在放緩,但并沒有結束,而且一旦政府貨幣開閘,該勢頭將會增強。隨著新富裕起來的城鎮居民購買越來越多的家電和汽車,建筑鋼鐵需求上減少的那部分應該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抵消。不僅如此,繼鋼材需求達到頂峰,較晚循環周期中的大宗商品,如用在化肥上的碳酸鉀和鉆石,將會呈現上升勢頭。而且,西方礦企的生產成本通常最低,因此在低迷時期擁有競爭優勢,尤其是相比中國競爭對手而言。
比較尷尬的事可能出現在無紀律的管理上:反應過慢沒能延遲或取消投資。沒有人希望成為第一個回撤資本的企業--不過力和力拓已經撤銷了到2016年增加800億美元新產能的投資計劃。
投資者很難接受投資回報的降低,因此礦股的表現可能不佳。不過,除非陷入全面疲軟,大型礦企不可能賺不回資本成本。(財經網)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