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挑戰,闖關發展,2月6日,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前期論證、優化設計、精心準備,攀成鋼公司決定投資5000余萬元,啟動氧化釩清潔生產中試線項目,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最大限度地發揮攀鋼釩鈦磁鐵礦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生產經營又好又快發展。
提釩,前景良好勢在必行
攀鋼(集團)公司本部所在的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資源十分豐富。攀成鋼公司成立以來,為緩解普通礦緊缺局面,降低原燃料成本,在(集團)公司及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下,從2005年開始,成功地應用了普通礦配加釩鈦磁鐵礦中小高爐冶煉技術,高爐煉鐵系統原料中配加釩鈦磁鐵礦的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該比例已達到40%,從而使鐵水中釩含量達到了0.15%以上。這種含釩鐵水如不進行提釩,按攀成鋼年產鐵水150萬噸計算,釩資源的流失將達到2000噸以上,由此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可達2億元以上。因此,對含釩鐵水提釩勢在必行、意義重大。
由于攀成鋼鐵水含釩量一直維持在0.25%以下,在這樣低的含釩鐵水中提釩,屬于世界首創。與國內外同類生產企業相比,攀成鋼所開創的提釩技術先進,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半鋼余釩、金屬回收率等處于領先水平。尤其是攀成鋼雙聯提釩試驗的成功,形成了一整套低釩鐵水提釩的新技術,為低釩鐵水中釩資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強力技術支撐,其推廣應用前景良好,不僅有利于提高攀成鋼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也有利于提高其他同類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
攻關,技術創新催開“釩花”
攀枝花釩資源儲量占國內的60%、世界的11%,釩資源優勢明顯。但是,釩資源開發曾被喻為“花瓶里的花”,好看不好拿。要把這好看的“釩花”拿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
近年來,攀鋼不斷加大釩產業技術開發和自主創新力度,突破了制約釩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和關鍵技術,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集成技術,以及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使釩產業越做越大,“釩花”越開越艷。
進入新世紀后,雖然工業提釩技術在攀鋼已不再陌生和艱難,但在攀成鋼生產史上還是一片空白。為了攻克攀成鋼低釩鐵水提釩這個科技難題,攀鋼成立了聯合攻關小組和工業試驗小組。2008年3月,試驗小組針對攀成鋼現有設備和設施條件、生產工藝等,進行了連續工業性雙聯提釩的方案討論,制定了“鐵水提釩在1號轉爐上開展,提釩半鋼煉鋼在2號轉爐上開展”的作業方式,擬定了雙聯提釩試生產的工藝流程以及低釩鐵水轉爐提釩相關工藝基本參數和技術操作規程,以確保低釩鐵水轉爐提釩和半鋼煉鋼連續工業生產的順行,實現了在現有生產裝備條件下轉爐提釩和煉鋼生產兩不誤。
近幾年,攀成鋼4座高爐都在配加釩鈦磁鐵礦。為使鐵水中釩含量達到合適水平,釩渣品位能達到8%以上,努力給后續從釩渣中水法提取出五氧化二釩創造有利條件,攀成鋼煉鐵廠將釩鈦礦集中在兩座高爐上應用,使鐵水中釩含量接近0.2%左右的水平,從而為雙聯提釩攻關提供了良好的原料保障。
2008年3月20日,對攀成鋼釩產業來說,是一個標志性的日子。當天,攀成鋼轉爐低釩鐵水提釩生產試驗首戰告捷。4月,繼續進行雙聯提釩工業試驗,探索了鐵水吹釩過程碳、釩的變化規律及釩氧化回收的影響因素,確定了半鋼溫度范圍、供氧強度和冷卻劑用量,測算出了鐵水中的釩平衡,取得了半鋼碳3.4%、釩0.029%、釩渣成分五氧化二釩10.7%、釩氧化率84%、釩回收率75%的轉爐提釩雙聯試驗效果,為攀成鋼提釩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支持。
發展,抓住機遇天地寬
釩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稀有金屬。如今,釩已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近幾年,釩產品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不菲,未來釩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2008年,攀成鋼積極開展轉爐提釩工作,累計提釩渣1455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2009年,攀成鋼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樹立信心抓機遇,科學發展闖難關,確保氧化釩清潔生產中試線等項目年內建成投產,快速達產達效。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 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