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鈦白粉產能以氯化法為主
除中國之外,全球鈦白粉產能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家供應商噸就掌握了全球總產能的52%,即387萬噸。作為鈦白粉行業的領導者,這些海外巨頭在較大程度上主導著全球鈦白粉的供給、價格和發展。
科慕Chemours,124.2萬噸,100%氯化法;
Venator(從亨斯邁拆分而來),81萬噸,100%氯化法;
科斯特Cristal,85.8萬噸,87%氯化法;
康諾斯Kronos,55.9萬噸,79%氯化法;
特諾Tronox,46.5萬噸,62%氯化法;
在五大跨國鈦白生產商中,約85%的產能采用氯化法工藝,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方性鈦白生產商生產的產品中平均只有6%是采用的氯化法工藝。
中國氯化法鈦白粉產量僅占5.83%
據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和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處統計:2017年,全國41家能維持正常生產的全流程型鈦白粉企業(集團)的綜合產量為286.95萬噸,其中,金紅石型為227.64萬噸,銳鈦型為44.33萬噸,非顏料類為14.98萬噸。
2017年的氯化法鈦白粉產量占全國鈦白粉總產量5.83%,全國5家氯化法鈦白粉生產企業(龍蟒佰利、錦州鈦業、云南新立、漯河興茂、攀鋼釩鈦)的合計產量為16.75萬噸,比上年增加6.21萬噸,增幅為58.96%。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