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環保督查的“雷霆風暴”讓塑料、造紙、印刷、礦業、化工、涂料等制造業企業心里“生不如死”。
限產、關停、漲價潮,單單是京津冀就有16.7萬家小散亂污企業被整治,無數企業直接倒在了環保風口上。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把節能降耗、防治污染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來抓。都說2017是環保最嚴的一年,但是,2018年真正致命的“環保風暴”才剛剛開始!
2018年我國最新亮相的環境保護稅將于4月1日迎來首個征稅期,納稅人即將為排污買單!
2018剛剛開年,1月6日,環保部便組織28個督查組對京津冀進行“回頭看”督察。
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張高麗表示,要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等區域為重點,抓緊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扎實推進企業全面達標,繼續抓好“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
2月4日,央視報道,環保還要嚴查三年,這次除了京津冀及周邊和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包括山西和陜西省的西安、咸陽等地)首次納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
2月13日,山東省發布了《山東省道路;愤\輸車輛本質掛靠經營和運輸介質不符整治行動計劃》通知。對;愤\輸車輛整治將啟動,重拳打擊;瘨炜拷洜I及運輸介質不符。有關專家說,化工大省山東的這一決定,意味著當地及周邊;\輸價格可能暴漲,帶動全國危化物流價格的漲價。
2月24日,湖北省鄂州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及各環境執法部門成立5個督查小組以交叉檢查方式分別對市直轄區、鄂城、華容、梁子湖、葛店開發區進行“回頭看“。
3月兩會盛大召開,北京自3月1日0時至3月22日24時將全天禁止運載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化學品)車輛在北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行駛。山東、浙江、安徽等地積極部署加強;飞a、運輸、儲存等方面的安全監管。
2018年,各種針對環境污染的法律制度密集出臺,還抱著僥幸心理頂風行事的企業老板,可能會罰到你后悔沒早點關門。
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對造成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及上述要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責任人,按照民事糾紛解決途徑,追究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
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新《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水環境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在增加按日連續處罰的基礎上,提高了罰款幅度,比如將對企業超標、超總量的罰款由“排污費數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改為“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等。
2018年1月18日,環保部發布了《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通過排污許可證,環保部對企業的環境監管逐步從企業細化深入到管每個具體排放口。
環保部下令4月8日整改大限。環保部部長李干杰指出:大氣污染形勢仍然嚴峻。京津冀仍然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截至2月底,環保部已經向京津冀28個城市發出322封督辦函,并附有督辦清單。環保部強調,眼下距督察結束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違法企業不整改將沒有退路,而地方政府不及時對違法企業進行處罰,對清單問題進行整改的話或將被問責。
在珠三角,春節剛過,不少化工、包裝、印刷等涉污企業老板發現,環保開始叩門而入。
環保督察未來仍將保持高壓態勢,并且更加全面細致。如此環保“寒冬”,擺在化工企業面前的出路只有抱團取暖,調整結構,早日完成企業轉型升級。
淘汰你的不是政策、不是市場、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時代!與時俱進、放眼未來方為正道。
- [責任編輯:liujian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