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價格預期:預期本月21號的價格還會下調,此次調價之后2月份基本不會再有變化。今年春節比較晚,立春在春節之后,工程開工早于往年。開工第一周的鋼廠和社會庫存累庫量決定了短期內的價格方向,3月中旬到4月會有確定性價格上升。
2018年鋼鐵價格將走出m形,有兩個高點,一個是上半年的高點,跨度暫時比較大,從3月份到6月份;下半年高點在10月份左右。假如2018年3-6月份之間如期出現上漲行情的話,現貨2018年總體的價格高低點在3300-4800,期貨的價格至少要高過前期螺紋指數高點,我的預測螺紋鋼期貨高點是4300左右。
2)供需預期:電爐鋼2017年增產部分加上2018年要投產的部分,總產能是5000萬噸左右,真正能夠釋放的產量是2000-3000萬噸。采暖期的限產預計也要達到這個數。所以基本是平衡狀態。2018年的需求較好,出口會有一定增量,國內需求尤其是在華東地區,可能明年4月份到6月份某一個時間段會出現井噴。
3)北材南下:華東地區鋼價的快速下跌導致南下的北材很大一部分往華南走了,所以廣東地區的價格也開始下跌,廣東達到的目標值是4000-4200元,華東3800-3900元,現在價格已經接近了這個區間了。春節之前,廣西的下跌是有限的。我們要重點關注冬儲政策的情況和分流到華東和華南鋼材資源情況。因為這會影響到各地區春節以后資源庫存累積的情況。
2015年底、2016年初,我提出“從大周期看,鋼鐵煤炭行業由于國家供給側改革有一個3年左右的上漲行情”。從今年4季度到明年,整個鋼鐵價格達到了高點,這個高點比我預期的高點提前了一點,主要是因為前兩期的限產。限產地區從2+26向外擴大,導致了供需的嚴重錯配,所以鋼鐵價格從15年底的1600多塊漲到了華東地區最高到5000多塊,廣東是5200。漲到這么高的價格超出了我的預期。
2018年行情判斷
針對2018年,我的判斷是:螺紋鋼的現貨在18年達到2017年12月初的那個高點比較困難,但期貨有可能創新高,且概率比較大,在2018年上半年或者3-6月份之間最高。因為現貨的高點在5000多元/噸,而螺紋鋼期貨價格指數高點在4100多元/噸,4200元/噸不到。假如2018年3-6月份之間如期出現上漲行情的話,現貨2018年總體的價格高低點在3300-4800,期貨的價格至少要高過前期螺紋指數高點,我的預測螺紋鋼期貨高點是4300左右。
我認為2018年鋼鐵價格將走出m形,有兩個高點,一個是上半年的高點,跨度暫時比較大,從3月份到6月份;下半年高點在10月份左右。
1)供應方面
因為采暖期的限產,2018年4季度和1季度預計同比肯定是減少的,統計局的數據可能不一定準確,主要是因為2017年上半年中頻爐實際產量是在表外。我們的數字依據都是在實際數據的基礎進行的測算數據,與實際的市場情況值相匹配。總體判斷為2018年的供應與2017年基本保持平衡。
供應的變數在于電爐鋼的增產部分。對于電爐鋼的增產,我的判斷是從2017年增產部分加上2018年要投產的部分,總產能是5000萬噸左右,真正能夠釋放的產量2000-3000萬噸。而現在采暖期的限產預計也要達到這個數。所以基本是平衡狀態。
2)需求方面
出口:2017年的出口相對2016年減少了25%-30%,隨著國內價格的回落,2018年出口量將相對2017年增長10%以上。預計明年“一帶一路”輸出比今年大。因為“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很多都是中國公司援建的,所以使用的鋼材很多都是中國出口的,這也是出口增加的變量部分。
基建和房地產:螺紋鋼等建設用鋼主要是用于基建和房地產的。2018年下半年,房地產增量部分將有所減弱,而上半年,房地產用鋼需求還是不錯的,尤其這兩個月,各地土地供給還在增加。估計2018年下半年建筑用鋼相對上半年,會減少一點,但上半年不會下降很多。
另外就是基建,基建的規模增量相對2017年會有所減弱,但是總規模還是比較大的。基建發力也是在2018年上半年,有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和地下管網建設,像華東地區,尤其是江蘇和浙江,江蘇是蘇南地區,包括長江沿線城市的地鐵軌道,在2018年進入建設高峰,浙江2017下半年到2018上半年也在基建的高峰期。這也是今年杭州庫存一度會達到歷史低點的15萬噸的原因,而且還是在華東地區沒有限產的情況下。庫存消化的這么快,主要還是因為基建規模相當大。
對于2018年的需求,我還是比較看好的,尤其是在華東地區,可能明年4月份到6月份某一個時間段會出現井噴。
3)鋼材流動導致的區域價格變化
2017年11月的這輪鋼價上漲,快速的地區達到了1000多塊,是年內價格的高點,華東地區漲到了5000塊以上,廣東5200元。12月以后,尤其在元旦以后第一個禮拜下跌了近1100塊,其中華東地區鋼價的快速下跌導致南下的北材很大一部分往華南走了,所以進入華東的北方資源是低于預期的。這也是這兩天廣東地區價格每天100塊快速下跌的原因。我估計廣東達到的目標值是4000-4200元,華東3800-3900元,現在價格已經接近了這個區間了。
按照我的判斷,至少在春節之前,廣西的下跌是有限的。現在,華東和華南的價格已經基本上調整到位了。北方、華北的市場價格,尤其是東北的市場價格高于南方價格,貿易商冬儲的實際平均成交價格高于華東價格。我預計2月份、3月份的南下的量低于預期的。至少,元旦之前山東地區、華北地區有大量的鋼流向合肥、南京等高鋼價區。而這兩天,華東地區市場價格相對北方已經沒有差值了,北材就難以運過來了。
現在全國鋼價不像之前那么大,鋼企的銷售半徑已經收縮至原來的合理范圍。未來在2018年2月份的時候,北方存有的南下鋼材資源量。這兩天,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東北的冬儲政策,市場對其響應都還不錯。下個禮拜開始,我們要重點關注冬儲政策的情況和分流到華東和華南鋼材資源情況。因為這會影響到各地區春節以后資源庫存累積的情況。
4)階段價格判斷
春節之前:華東貿易商庫存目前都不高,終端庫存量也很少,基本處于用多少買多少的狀況。如果鋼鐵下降200元,資金狀況良好的貿易商和終端都會有冬儲欲望。而實際的冬儲量則取決于大家的心理預期。目前我覺得下降100-200元以內會達到雙方的心理預期。預測下周和月底會有一波冬儲反彈行情,但是我認為反彈力度不會很大,最主要與鋼廠價格有關系。
華東地區的沙鋼調價低于預期,對于大的貿易商來說,主要是協議庫的被動儲庫,貿易商還是希望冬儲的成本可以更低一點,所以博弈一直在進行。最近期貨上有100元的反彈,但現貨沒有跟調,也表現了這種博弈。我預期21號的價格還會下調,這次之后基本2月份不會再有變化。2月份的價格基本按21日進行。
春節以后:今年春節比較晚,立春在春節之后,春節之后回暖的時間比較快,工程開工早于往年,預期正月之后就會開工。
開工的第一周如果鋼廠和社會庫存的累庫不達預期,春節之后會有小幅上漲。
開工的第一周如果鋼廠和社會庫存的累庫超預期,春節之后會有小幅回調
3月中旬-4月:無論春節剛過后價格是上漲還是回調,之后的3月中旬-4月都至少會有一個月的反彈行情,因為需求已經開啟,此后可能再次回調,北方的資源降到合理的價位。根據我的測算,華東地區18年的產量供應總體偏緊,春節之后一定會有反彈行情。
問答
Q:現貨價格下跌導致趨勢性貿易商主動補庫意愿較弱,您覺得什么樣的催化因素會導致貿易商冬儲意愿上升,從而帶動期現價格的回調。
1)冬儲分為主動冬儲和被動冬儲。如果是主動冬儲,則要看是左側交易,還是右側交易。如果下周鋼價再有一定回調,沒有庫存的貿易商就肯定要冬儲了。
2)據我了解,華北的一些鋼廠在現在行情較好的情況下,也會有一些冬儲。當他們認為價格太低的時候,就會放棄出售,轉而儲存以待節后出售。
3)電爐鋼產量增量。按照周一的廢鋼價格,電爐煉鋼基本沒有利潤。廢鋼跌了100-150之后有一定利潤,導致原計劃于1月底2月初開工的電爐并未進入生產,可能要推遲到春節后。現在貿易商也在密切關注電爐鋼的增量,假如這部分沒有增量,那春節前的價格就是鋼價的低點,大家就會儲備30-50%的庫存量,我的庫存位是春節前和春節后各50%。貿易商肯定是要冬儲的,只是儲存多少的問題,而儲存多少是價格問題。
這兩天,期貨價格平水現貨,而之前期貨大幅貼水現貨,今年期貨價格堅挺主要是因為貿易商不在現貨中冬儲,轉而在期貨中進行冬儲,套期保值的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估計2018年套保的量比2017年還要大。這兩天由于基差較小,一些公司,已經在現貨市場中買入鋼材,去期貨中做套保了,這是另一個增加冬儲的因素。
Q:您如何看待今年的需求?
A:和往年相比,今年的需求比較強,華東和華南的施工都還不錯。春節之前的需求,主要是看貿易商和終端鋼材用戶對鋼價的看法和壘庫的意愿強度。最近鋼材價格大幅回調,而期貨價格穩定在3700-3800元/噸,是因為資本市場對價格中樞較為敏感,發現這個價格對于各方面而言都是比較合適的。目前華東的鋼價為3900-4000元/噸,可能會回到3800元/噸。但整體判斷,冬儲剛需可能是由期貨帶動的。
Q:近兩周庫存福利比較大,供給與去年同期相差不多,是需求出現了問題嗎?是因為雨雪天氣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A:當然與雨雪天氣也有關系。以我的經驗,現在的庫存狀況的符合我的預期的,鋼廠的庫存數有些地區是低于我的預期的,尤其是廣東和華東杭州地區,低于我的預期。今年有這樣的特點,增庫比較快,下降也比較快,原因是上周開始已經有冬儲開始介入。
Q:現在冬季限產中,螺紋和板材的結構性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關于兩者之間的價格或走勢等方面的情況,請您給介紹一下?
A:目前,螺紋鋼的價格比板材高出五六百塊,有一些板材和螺紋轉換的大中型企業,板材的鐵水可能會流向螺紋。目前,華東地區的價格,板材的價格比螺紋高出二三百塊,這部分流向螺紋的鐵水肯定會留回去,卷螺差越來越弱。
Q:下游現在的庫存情況如何?從體量上講,跟中間環節的貿易商的庫存是什么樣的比例?
A:下游基本上是誰用誰采的狀況,一般來說,冬儲的大頭都是貿易商,到目前為止也是鋼廠和貿易商為主,中間用戶已經很少了。據我們跟鋼廠的溝通,從本周一開始,一些大的施工企業已經開始跟鋼廠鎖定價格,可能到一二月份交貨。
Q:除了冬儲這種特殊時期,平時正常生產的時候,下游一般會備幾天的庫存?會有一周到十天嗎?
A:這個是根據價格變化的,現在網絡很發達,這幾年期貨跟現貨聯動非常強,有些現貨還是看著期貨的價格來采購的,肯定是跟預期還有市場的波動有關系。
Q:這種根據預期價格進行的補庫能達到什么范圍呢?
A:這個要根據工程量來判斷,工程量大,數量就大。一般的小工程,比如房地產一個小區四五棟樓,一般是三天到一周的時間。大企業一般是半個月到一個月。像目前這么低的價格,一些大的工程可能達到兩個月到三個月的庫存。
Q:春節期間的庫存,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冬儲,最后都會累積到鋼廠和社會庫存,您對總的社會加鋼廠的庫存總量的判斷是怎么樣的呢?
A:對于總量的判斷,不能按照陽歷的日期計算,按照陰歷的日期計算比較準確。春節之后的庫存總量我們正在跟蹤調查,還沒有得出具體的數據。最大的變數是鋼廠的檢修情況,春節期間是鋼廠檢修的高峰期。
Q:如果我們單看供給與需求的差來計算庫存累積的量,不考慮春節期間的檢修情況,您覺得這樣的計算合理嗎?在供給與需求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今年的庫存量為什么會減少?
A:按常規情況,今年的累庫情況肯定是低于去年的,主要是由于2017年還包括了地條鋼的庫存數。
Q:春節過后進入復產,整個行業開始開工補庫,3月份限產結束,供給端也會放量,在這段時間,供給和需求哪一塊的彈性更大?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A:我覺得還是需求的彈性更大,因為“2+26”限產地區主要是北方城市,大部分地區從11月開始停產,停到明年的3月15日,受到停工期的影響,明年開工之后一定會加速趕工期。供應方面,沒有什么大變動,變量主要是電爐這一塊。
今年上海的調研會議上我主要提出兩個建議:環保限產不要搞一刀切,要差別化處理;電弧爐方面,對于廢鋼資源缺少的省份,國家要適當傾斜。從整個鋼鐵產業發展角度來看,電爐的生產應該偏向優質鋼,電爐繼續生產螺紋鋼與普通材質鋼是不符合產業導向的,目前,前端的利潤太高,導致大部分的電爐用于民營企業,現在利潤低了,電爐必須往優質鋼方向發展,優質鋼比螺紋鋼的價格要高出四五百塊,成本高出一百多塊。
從整個的產業導向來看,電爐應該往生產優質鋼方向發展。目前生產電弧爐的利潤太高了,生產螺紋鋼比較“短、平、快”,所以這里面可能有利益的驅動因素,但是我覺得市場還是有自動的調節功能。關于供應端的變化,大家關心的就是電弧爐,我覺得應該與產業政策和實際的生產相聯系,受利益的趨勢,市場價格會指引配料的導向,會決定向哪個方向轉型。
赫橋智庫,讓財富更有深度!來源:陸家嘴大宗商品論壇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