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在日內瓦就有關稀土的出口管理措施進行磋商。對此,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我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全是出于保護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配額和關稅措施是綜合措施的一部分,我國對稀土開采、生產、環保等環節也都采取了同步的管理措施,這是符合WTO規則的。
對第二階段的稀土“磋商”,中國稀土協會副秘書長陳占衡介紹,這最早是2009年,日本看到了中國在控制稀土生產總量,認為威脅到了日本的稀土供給而發起的爭端。事實上,中國從1999年開始實行出口配額制度,“出口配額”限制的不是“量”,而是出口的企業:商務部認定哪些企業有出口資質就可以讓它來出口,特別小的企業,低成本的民營小企業它就不會拿到配額。
朱宏任表示,我們已經了解到3月13日美國、歐盟、日本針對稀土等三種原材料的出口關稅、出口配額等管理措施向中方提出了磋商的邀請。世貿組織提供了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一個場所,我們尊重世貿組織解決爭端的機制。我們的態度是積極應訴,希望讓相關方面了解到我們加強稀土等原材料的出口管理的必要性和意義,不這么做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
據悉,稀土礦多為多種金屬的共伴生礦,生產1噸稀土氧化物要消耗7噸左右的強酸,開采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冶煉分離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的氣體、廢水、放射性廢渣等污染物。沒有規則和管理的無序開發稀土造成環境的極大破壞。
記者在四川涼山州冕寧縣毛寧坪看到,2.94公里的稀土礦區上目之所及都是翻出的地皮,還有洗選稀土后剩下的黃白色的污水池,遠遠望去,就像一座黃色的大山患了斑禿一樣。
2007年開始,當地政府對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四川江銅稀土有限公司通過招標成為牦牛坪礦唯一的采礦權,而國家賦予他們開采權的要求是3年時間不營利先修復當地生態環境。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勝義介紹,荒渣必須搬走,不搬走肯定不行,沒法治理,我們還要一層一層臺階的上植被,建設完了之后大概整個費用6.8億。
涼山州只是眾多環境污染治理例子中的一個,但即便中國付出了這樣高昂的治理代價,仍然不能滿足美、歐、日的要求,被質疑操縱國際稀土價格去年大幅攀升,不過,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語氣堅定的表示:
朱宏任表示,我們可以明確地說我們沒有歧視,稀土價格的高漲實際上是對當前國家整治稀土的一個反應,它是一個市場的反應,并不是中國政府在后面操控價格使得稀土價格上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