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在我國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下,在模具相關企業的努力創新下,我國逐漸形成了以橫瀝、長安、蘇州為代表的模具產業群,這三大模具產業群各有自己的特點。
橫瀝模具:政府干預特色明顯
據了解,橫瀝鎮模具制造業起步于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分散經營逐步向聚集發展轉變。作為東莞市16個重大產業集聚區之一,目前,橫瀝鎮共有模具企業650多家。
橫瀝模具產業的發展,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借助政府的力量,橫瀝模具在2012年11月成立了橫瀝模具產業協同創新中心。該創新中心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教委科技發展中心、廣東工業大學等6個共建單位為技術支撐,建設覆蓋模具全產業鏈的“科研部門”。據該鎮計劃,未來,將至少吸引20個團隊的300名高級研究人員,其中知名專家和產業領軍人才約20名。
除此之外,橫瀝鎮將以職教城、協同創新中心、模具科技產業園等為依托,建設模具職業技術學校,以提升該鎮的模具產業的“技術含量”。從政府在2012年的舉動來看,橫瀝模具產業主要將圍繞著創新和高科技發展。這也是地區產業的一大特色。
長安模具:行業“老大哥”
在促進模具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長安的做法是,以“長安五金模具”團隊的形式,組織并資助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專業展會。同時,辦好模具展、飾品展等展會,為企業搭建展銷和技術交流平臺。
2012年年末,長安鎮還制定出臺了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以現有的40多家汽車零部件模具生產企業為基礎,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模具產業,逐步增加產業高端環節的比重。
與橫瀝政府過分干預情況不同的是,長安模具業能有今天的規模,是與其自身的產業基礎和政府、企業、協會等機構的共同發力分不開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長安就積極引進和發展機械五金模具產業,并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辦法,推動了五金模具產業的迅速發展。而長安模具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非今日橫瀝所能比擬。與橫瀝相比,模具“老大哥”長安的優勢還在進一步擴大。
蘇州模具:產業上下游有序發展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直以來,蘇州以其獨特的園林景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殊不知,由于地處長江三角洲,位于太湖東岸,鄰近上海,依靠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蘇州亦具備深厚的工業基礎。目前,蘇州模具產業已經成為我國一大重要產業集散地,圍繞其發展的上下游企業隨之逐漸壯大,進一步擴大了產品的需求。
據悉,蘇州模具產業已經具相當的規模,全市大小模具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年產值近200億元。蘇州模具工業經過多年的自主開發,已形成了企業級的標準化平臺和模具設計、制造流程平臺。昆山模具工業園、相城區汽車零部件基地、常熟沙家浜玻璃模具之鄉等,都已形成了模具產業集聚群生產基地。
在此基礎上,蘇州市模具行業協會模具標準件分會成立。千年古鎮正在建設一個近20萬平方米的高標準模具產業園,以進一步做精、做專、做強模具業,提升與推動當地模具產業的轉型升級,以促進其未來更好更快的發展。
我國模具行業處于制造業產業鏈的前端,素有“制造業之母”的美譽,具有高產值、高效益、高帶動的特點。正由于此,模具產業成為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陽光產業”。相信在橫瀝、長安、蘇州三大模具產業群的帶領下,我國模具產業會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來源:國際鑄業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