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開封市節能減排常務理事工作會議6月5日在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河南新大新材)召開。會議期間,記者與從事多年光伏產業發展研究專家、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徐元清聊起有關光伏產業發展的話題。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晶硅片切割刃料提供商,河南新大新材近期產品銷售非;鸨渥庸鹃_封萬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甚至出現原材料斷貨的現象。”徐元清說。
河南新大新材強勁的發展態勢,并不是個例。徐元清告訴記者,前幾日,他與幾位光伏企業老總交談,鳳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老總透露,目前,鳳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非常暢銷,根本不存在滯銷情況。而英利集團老總和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老總更是表示,產品訂單已經排滿,企業正在準備上馬新項目,進一步擴大產能。
就在同一天,以打擊中國光伏產業為目的,歐盟宣布正式啟動“雙反”(即反傾銷、反補貼)制裁,即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反傾銷稅率隨后將升至47.6%。專家表示,目前,歐盟市場份額約占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份額的70%,歐盟這一舉措將給眾多的中國光伏企業帶來嚴重影響。
一面是揮舞“大棒”打擊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歐盟,一面是中國光伏企業的強勢發展。兩者的鮮明對比,耐人尋味。
“其實,這種現象從一個側面說明,歐盟‘雙反’制裁的‘雙刃劍’效應開始顯現。”徐元清認為,“對于國內光伏企業來說,歐盟‘雙反’制裁在短期內對企業影響較大,但從長遠看卻是利好。”
徐元清解釋,自兩年多前歐盟啟動“雙反”制裁調查以來,國內光伏產業長期徘徊低谷,一些曾經的光伏“巨無霸”舉步維艱,甚至停產、倒閉。但歐盟市場封鎖,并沒有堵死國內光伏企業的發展道路,反而倒逼國內光伏企業開辟出中東、東南亞和澳洲等新的市場空間。同時,歐盟市場封鎖,加劇了國內光伏市場的競爭,促進了光伏企業的優勝劣汰,加快了光伏產業的資源整合,推動一批創新能力強、科技實力雄厚的光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其中,河南新大新材便是通過兼并重組、開辟新興市場等,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晶硅片切割刃料提供商。
國內光伏產業的良好發展形勢有望繼續延續。日前,按照支持、歡迎、服務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的基本原則,國務院原則性通過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了分布式光伏補貼年限為20年,從政策上大力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受此影響,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系統正在全面推廣,有力拉動了國內光伏產品的消費,而國內眾多的光伏企業更是堅定地認為,國家或許將陸續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對歐盟“雙反”制裁的反制裁。
“行業內普遍認為,國家采取針對歐盟‘雙反’制裁的反制裁措施勢在必行。這樣一來,國內光伏企業的日子將更好過。因此,不少已經停滯建設幾年的光伏產業項目又開始動工。”徐元清表示。
從我市光伏產業項目建設情況來看,徐元清的看法得到了證實。今年以來,我市光伏產業項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前5個月,杞縣東磁新能源單晶硅片、多晶硅片和石英坩堝項目以及東旺光伏科技廢砂漿回收利用和熱石墨場項目、河南顯達光伏材料生產項目等我市光伏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均在2億元左右,超過全年計劃完成投資的60%。
然而,這些項目去年還基本上是“按兵不動”,建設進度緩慢。分析未來趨勢,結合當前實際,有理由相信,光伏產業,這一被國家列為“十二五”期間重點支持發展的新興產業,必將沖破“陰霾”,擁抱美好的“春天”。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