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的沖擊盡管來得迅猛,但是我們中信大錳依然能逆市飛揚,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近28億元,利稅8.4億元,企業在危機中不僅經受住了風浪的考驗,通過練內功、促創新,還煉就了一副更加硬朗‘身骨’,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我們有信心在今年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以做大做強廣西錳業為己任。”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維健顯得沉著自信。據悉,在外貿出口萎縮、國內需求低迷、行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仍然保持盈利的良好態勢。
“御寒”有方力抓管理。當前,公司上下正掀起一股挖潛增效、降低成本、力保增長的熱潮。首先是細化基礎管理蔚然成風,無論一線生產單位還是后勤服務部門,每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簽訂降成本10%的“軍令狀”:提高電解錳單板產量、優化物流方案、辦公雙面打印……其次是強化客戶管理,提高客戶滿意度。由于外貿需求萎縮,擴內需勢在必行。該公司充分利用在行業內的品牌影響力,走訪國內外新老客戶,推介高純度電解錳及環保電池新材料電解二氧化錳等新產品,客戶訂單紛至沓來,這與業內中小廠家停產裁員的蕭條形成了鮮明對比。再者,企業充分利用政府部門開展“項目建設年”和“服務企業年”的機遇,著力抓項目管理,積極推進在建、新建項目建設步伐。目前,田東年產3萬噸電解錳項目竣工投產在即,可安排700多個就業崗位;中信大錳崇左產業園和北海、天等新材料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取暖”創新蓄勢發展。為貫徹調結構、保增長的方針,推進錳業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該公司立足錳業,力促創新,推進“深加工強礦”的發展思路。該公司在承擔建設廣西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錳業產業化基地的同時,積極申報廣西錳業人才小高地和錳系新材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立產學研聯盟,與清華大學、重慶大學、廣西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研發錳業新技術、新材料。公司承擔的兩個科研項目2008年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創新之花喜結碩果,該公司已經成為電解金屬錳、放電錳粉、化工錳粉等產品國家標準的主要制定者,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解金屬錳生產商和供應商。
來源:廣西日報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