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連續6個月下降,但今年前3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的同比降幅正在逐月收窄。
商務部昨日發布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吸收外資217.8億美元,同比下降20.6%;全國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554家,同比下降34.5%。1、2、3月份實際使用外資分別下降32.7%、15.8%和9.5%,降幅呈收窄態勢。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目前商務部欲擬定四項措施阻止FDI持續下滑的局面,其中包括進一步下放外商投資項目審批權等。
另外,姚堅還表示,盡管仍面臨外需減弱的嚴峻形勢,我國外貿仍有望在一季度逐步回升的基礎上取得進一步好轉,商務部接下來將在進出口和內需方面都會有相關的措施出臺。
數據·特點 房產業吸金力明顯減弱
數據顯示,3月份當月,實際使用外資84億美元,是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大規模。
針對以上數據,姚堅認為,我國當前吸收外資呈現以下新的特點:一是實際使用外資降幅呈縮窄趨勢,1、2、3月份實際使用外資分別下降32.7%、15.8%和9.5%。
二是制造業部分行業利用外資有所增長。1~3月,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下降11.5%,在吸收外資中占比為56.9%;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1.5%,醫藥制造業增長10.3%,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2%。此外,服務業實際吸收外資84.2億美元,同比下降31.3%,占比為38.7%,其中房地產業吸收外資下降明顯,降幅達到38.3%。
數據·政策 外資審批權限將繼續下放
自去年10月至今,FDI已經連續6個月下降。姚堅認為,目前利用外資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今年全球跨國投資的普遍下降、部分國家制定的產業回歸政策和在吸引外資方面國際競爭的加速。
因此,為阻止FDI持續下滑的局面,姚堅提出,商務部將擬定四項相關措施。
聲音 姚堅:“中國采購團”將成常態
在昨日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姚堅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后,赴國外的采購團將成為常態。
姚堅說,當前全球經濟的振興需要各國的通力合作,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海外的資源、技術和人才,所以中國的行業協會和有關企業會繼續組織到海外,包括歐洲四國,也包括將來可能到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進行貿易投資促進活動,也包括美國和周邊國家。
姚堅還表示,這些行動既有利于全球經濟的復蘇,也有利于中國企業在當前形勢下更多獲取海外資源,像初級產品、農產品(000061,股吧)、原材料,獲得海外的技術。相關活動會繼續下去,是一個常態的活動。每經記者江旋
同步播報 經濟回暖新信號:3月工業增加值增8.3%
數據,數據,數據——中國的老百姓也許從未如此重視過經濟數據。昨日開幕的廣交會,也因其“外貿晴雨表”的功效而倍加引人關注——本屆廣交會的訂單,能否也透出暖意。
關注數據的背后,其實是對經濟是否見底的聚焦。綜觀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指標,我國經濟已出現一些開始企穩回升的跡象,特別是一季度數據“比預料的要好”。
據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透露,最新數據表明,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逐月回升,今年前兩個月同比增長3.8%,3月份同比增長8.3%,“這是經濟回暖的重要信號之一。”
姚景源認為,中國的刺激政策力求將經濟回暖由U型拉成V型,而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等于試圖牽引中國經濟由V型反轉變回U型。經濟能否盡快復蘇,取決于兩種力量的消長。
第一,就是要進一步完善投資便利化,進一步下放外商投資項目的審批權,進一步減少外商投資的費用;第二,創造好的政策環境,進一步降低外商投資成本,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向中西部轉移,進一步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開發區;第三,進一步支持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最后就是繼續堅持開放的政策,堅持以外資并購的方式重組國內的企業。
貿易融資、保險或出新政
一季度的進出口數據顯示,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由降轉升,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效應初步顯現。同時,進口降幅明顯收窄,3月進口比前兩個月累計縮小9.1個百分點。
但姚堅在昨日也指出,進口下降的趨勢客觀存在,最主要的表現是加工貿易進口下降的趨勢未緩解,一季度下降35.7%,降幅高出一般貿易8.1個百分點。
“加工貿易和國際市場聯系最緊密,直接反映國際需求,說明下一階段貿易仍然不容樂觀,不能僅僅看到3月份回暖跡象就做出判斷。”姚堅說。
對此,商務部表示將繼續清理和調整外貿政策,加大對出口企業的支持力度。下一步的政策措施包括: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增強對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服務,包括建立營銷網絡,注冊商標,出口品牌的宣傳等;進一步增加金融和保險對大型成套設配的出口支持,在貿易融資和貿易保險方面可能會有政策出臺。
而在進口方面,商務部則會采取積極的措施支持環保產品、關鍵元器件和初級產品的進口,以進一步促進貿易平衡。
將撥專項資金促消費增長
此外,對于“三駕馬車”之一的內需,姚堅昨天還表示,國內消費市場一季度表現不俗。
他指出,家電下鄉政策效果明顯,一季度累計銷售下鄉家電產品270萬臺,銷售額40億元,其中3月份銷售148.5萬臺,銷售額22.4億元,環比增長均超過七成。汽車及與住房相關的消費較去年底有明顯回升,一季度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汽車類零售額增長11.1%,家具類增長24.1%,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0.2%。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則結束了去年下半年持續大幅下降的走勢。
姚堅透露,商務部正在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安排資金支持促進消費增長。通過資金支持提供消費服務的企業,并通過有關資金政策支持第三產業,使服務業企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