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鎢、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滑,不少開采及深加工企業資金緊缺,發展受限。如何穩定鎢、稀土產品的市場價格,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江西贛州首開先河,積極推進鎢、稀土等優勢礦產資源戰略儲備體系建設,并于今年創新性地在全市推行鎢、稀土產品收儲計劃,提高資源利用率,獨樹一幟,對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實施收儲,助力贛州礦業過“寒冬”。
金融危機引發鎢、稀土價格跳水
鎢和稀土是我國具有優勢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在此次金融危機沖擊下,有色金屬產業無可避免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影響,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直接表現是價格暴跌,呈明顯下跌趨勢。相關數據統計顯示,自去年9月份以來,鎢精礦、稀土產品等有色金屬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下降幅度在三成至六成之間。其中,鎢精礦價格由去年最高11萬元/噸跌至為目前6萬元/噸左右,降幅約為45%;稀土原礦產品價格由去年最高8萬元/噸下降至目前5萬元/噸左右,降幅近40%。稀土出口金額全面下滑,國內不少中小稀土企業抵御風險能力不強,損失慘重,已停產或面臨停產。素有“稀土王國”之稱的贛州也未能幸免,稀土應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企業均受到明顯影響。
首開地方政府資源儲備先河
鎢、稀土產業是間贛州經濟的重要生命線,如何積極應對這場危機給鎢、稀土礦業帶來的負面沖擊?日前,贛州市決定對市內企業生產的鎢、稀土原礦及其加工產品推行收儲計劃。遵循“政府調控、協會組織、企業收儲、銀行貸款、財政扶持、市場運作”的原則,初步計劃由政府牽頭籌資約18億元,計劃今年儲備鎢精礦及鎢加工產品1萬噸,儲備稀土原礦及各類稀土分離產品1萬噸。鎢、稀土產品儲備主體將以市內鎢、稀土重點骨干深加工企業為主,鎢、稀土重點礦山為輔。儲備方式是企業將產品質押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對承儲企業發放貸款,承儲企業按時還本付息,財政資金給予適當補貼。贛州市政府為此專門出臺文件并建立鎢、稀土產品儲備聯席會議制度,對收儲工作制訂了嚴格的運作程序。
“應時之舉”與長遠之策
目前,美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已紛紛建立起戰略資源儲備制度,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部分擁有稀土礦的國家,限制或停止開發本國的稀土礦,轉而從中國進口進行戰略儲備。日本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制定了儲備稀有金屬的相關法律,規定國家和部分企業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釩、錳、鎢、鈷、鉬等稀有金屬,并要求儲備足夠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消耗量。近日,日本政府再次宣布擴大稀有金屬品種的儲備范圍,將目前儲備執行的鎳、鉻、鎢、鈷、鉬、釩、錳等7種稀有金屬對象擴大到10種,增加了銦、鉑及稀土三類。
鎢、稀土是我國的戰略性及優勢礦產資源,而贛州作為全國重要的鎢、稀土主產地、集散地和加工基地,如何盡快建立起鎢、稀土等礦產資源的儲備機制,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資源保障體系,是贛州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對促進資源集約開發,增強我國鎢、稀土在世界的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贛州市鎢、稀土等礦產資源憑借既有的儲量和加工、貿易能力,首開先河,在全國率先建立起鎢、稀土等礦產資源儲備體系,不僅是應對金融危機、維護市場穩定的“應時之舉”,更是搶奪鎢、稀土國際定價權長遠之策。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