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國證券報此前所報道的,電解鋁企業終于成為直購電試點的率先受益者。
上周五(3月6日),中電聯發布消息稱,工信部、發改委、電監會、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電解鋁企業直購電試點工作的通知》,15家電解鋁企業入選。
分析人士指稱,直購電的推行有助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增強我國電解鋁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但由于下游需求依然薄弱,如果國家沒有繼續收儲行動的話,鋁價將跟隨成本下行。
直購電向優勢企業傾斜
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前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處了解到,除首批納入試點的15家電解鋁企業外,今后的直購電試點范圍有望繼續擴大,電解鋁企業作為穩定的用電大戶,將有更多的企業被納入到直購電試點的后續名單之中。
記者注意到,已公布名單的試點企業主要集中于云南、貴州、廣西、四川、山西、內蒙古、陜西等能源富集區域,僅中國鋁業(601600)旗下就有包括連城分公司、貴州分公司、廣西分公司等5家公司入圍,而山西華圣鋁業亦是中鋁的參股企業。由此不難看出國家在擴大直購電試點范圍的同時,也兼顧到了支持優勢企業、龍頭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
與直購電試點同時進行的還有對地方優惠電價的清理工作。有關通知要求,電網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政策,凡是擅自降低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或用電企業銷售電價、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措施的,3月15日前應全面停止執行。叫停地方電價優惠后,大用戶電價優惠將集中審批遴選,這有助于控制高耗能行業的全面反彈。
鋁價將隨成本線下行
“直購電的執行將催生部分停產的產能重啟,進一步地加大國內供應過剩的狀態。同時行業平均成本的下降可能使當前鋁價震蕩區間下移,削弱直購電政策對于電解鋁企業創造的利潤空間。”易貿鋁行業分析師認為,在鋁行業供需環境沒有發生實質性逆轉的時期,直購電的推廣較難對國內電解鋁行業起到實質提振作用。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家兩次收儲電解鋁,國內鋁價持續高于LME價格,目前11000元/噸以上的價格,已經讓此前建成閑置的電解鋁產能陸續有了投產的沖動。根據易貿金屬的調研,國內將有5家電解鋁企業的新線在今年上半年投產,而這將加劇鋁行業的供需惡化。
“如果國家沒有進一步的收儲行動的話,鋁價會跟隨成本線下行,而沒有享受到直購電政策優惠的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鋁行業資深專家荊雪林預計,鋁價的新一輪下行將給我國電解鋁行業帶來新的洗牌契機。
另外,直購電究竟能優惠多少也是業內普遍關心的問題,據了解,直購電試點的用電價格將通過用電企業與發電企業簽訂長期協議的方式完成,最終能夠拿到多少電價優惠與各試點企業的用電總量及各地電力企業的生存狀況息息相關。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