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份,中國鉬鐵市場開始打破平靜的局面,再度下滑,國內鉬鐵主流出廠價格下滑到112000-116000元/噸,鋼廠的招標價格一輪低于一輪,對市場造成的打壓也顯而易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市場不再是一潭死水般的靜寂,是因為有了低于主流行情的成交價格,那么這個價格的出現就像是平靜的湖面扔下一顆石子,多多少少都會激起一些浪花。平淡的市場有了交易,這個價格就具有了很大的參考價值——鉬鐵生產商為了贏得訂單,可能會下調出廠報價,而這又讓采購商獲得市場可能下滑的信號,基于這樣的市場預期,他們也會制訂比這個價格更低的采購價格。于是雙方幾乎在沒有任何博弈的情況下,市場就自然而然的下滑了,所以盲目降價對于鉬鐵生產商沒有任何好處,只能讓消費商的觀望態勢日益濃烈而已。
原料方面,下游行業不景氣以及進口原料的沖擊,直接導致國內鉬精礦行情一路下滑,到目前為止,欒川地區礦山企業開工率仍然很低,成交情況也比較清淡,45%的鉬精礦主流報價在1600-1650元/噸度,但是采購卻寥寥無幾。從1月份進出口統計數據來看,進口鉬精礦和氧化鉬的數量增大的趨勢非常明顯,主要是因為價格上的優勢。例如氧化鉬,目前西方的氧化鉬主流價格在8.50-8.80美元/磅,如果按照這樣的進口價格來計算,加上17%的增值稅,折合成人民幣價格在1500-1550元/噸度,加上進口環節發生的費用,也低于1600元/噸度,與國內的1700-1750元/噸度相比仍然具有相當的優勢。這也是一些消費商開始傾向于使用進口鉬產品的主要原因,這就給國內的鉬生產企業——無論是鉬精礦生產企業還是氧化鉬或鉬鐵生產企業,都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從目前國際國內鉬行業的大環境來看,未來中國的鉬行業必將面臨轉型,從依賴出口轉向進口型。進口鉬產品增加,國內鉬消費量整體縮減,最終將導致國產鉬品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國內的鉬生產企業也將面臨洗牌的格局。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s.com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