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網公司節能發電調度作為全國五個試點省份之一,自2008年1月1日運行以來,通過優化調度,多發水電,按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調用化石類發電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節能減排成效巨大
公司煤耗在線監測系統已達國內領先水平,脫硫設施監測達100%。通過節能發電調度,全年節約標煤282萬噸(折合原煤438萬噸)。去年1~12月全網脫硫設施火電機組建成接入中調主站共41臺(17個廠),裝機容量為1092萬千瓦,占全網火電裝機容量的66.1%。全網監測的脫硫機組共產生82.2萬噸二氧化硫,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硫4.4萬噸,二氧化硫減排77.8萬噸。全網平均脫硫效率為94.64%。
通過優先調度可再生發電資源,按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調用化石類發電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008年貴州統調發電量為974.8億千瓦時,火電發電量為795.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率為-3.5%。節能發電調度的開展使得全網發電標準煤耗迅速下降,全年發電標準煤耗327克/千瓦時,同比減少3克/千瓦時,減幅0.91%;節約標準煤23.859萬噸(折合原煤37萬噸)。
通過按照“分層分區,就地平衡”,優化有、無功潮流,嚴格控制電壓曲線,充分利用《安全約束條件下網損修正的節能發電調度系統》,優化發電方式積極減少網損,去年1~12月全網網損2.11%,同比減少0.11%,折合節約標準煤3.28萬噸。
水電發電量為179.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為40.1%,水電除年初水耗同比有所上升外,從二季度起到年底烏江梯級流域來水較多且均勻。調度部門充分利用“水火電優化調度系統”,按照“長計劃,短安排”的原則實時跟蹤來水情況,加大水電發電量,積極安排火電機組停機調峰。全年統調水電節能降耗折合標準煤258.48萬噸(折合原煤401.16萬噸)。截至去年12月31日梯級蓄能值51.252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7.5427億千瓦時,增幅116.17%,節省標準煤90.06萬噸(折合原煤139.77萬噸)。用水發電的比例大幅增長,盡量做到了在豐水期不棄水,在枯水期多發水電。
建設技術支持系統
貴州電力調度通信局為實踐節能減排國策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撐。目前已建成《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計劃生成系統》、《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信息發布系統》、《貴州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平臺并投入實際運用。有的已獲南方電網公司、貴州省科技進步獎,相關關鍵技術已獲國家軟件著作專利權。
2008年底,貴州電力調度通信局全面完成了《貴州省節能發電調度系統綜合平臺》的開發建設工作。該系統包括《貴州電網節能調度計劃生成系統》、《節能發電調度信息發布系統》、《貴州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貴州節能發電燃煤機組煤耗在線監測系統》、《安全約束條件下網損修正的節能發電調度系統》等子系統。為節能發電調度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確保了貴州省節能發電調度工作的順利實施。
貴州電網公司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作為推進節能發電調度的重要手段,力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網節能發電調度關鍵技術,率先開展了“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已完成煤耗在線監測系統主站和試點電廠的軟硬件設備安裝調試,完成了大方電廠4臺機組120萬千瓦煤耗值的在線監測系統。2008年10月31日,受國家能源局委托,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陸延昌、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等11位專家組成的驗收評審委員會對“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研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進行了鑒定,認為本項目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該成果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如在全省推廣,按照實測煤耗值實施節能發電調度,按2008年貴州全省火電發電量980億千瓦時測算,預計貴州全省可節約原煤29.4萬噸。按照目前貴州省原煤標桿價400元/噸計,可節約電廠購煤成本11,760萬元,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88噸。去年還對“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計劃生成系統”、“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信息發布系統”、“貴州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平臺進行了完善。
公司積極實施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去年10月15日,隨著發耳電廠投產運行的燃煤發電機組脫硫信息成功接入在線監測系統,已經安裝脫硫設施的鴨溪、黔西、大方等17個電廠41臺機組的脫硫信息已全部接入貴州并網火電廠脫硫信息監測主站系統。貴州主站系統脫硫設施監視率達到100%。2010年前將建成投運其余火電廠機組脫硫設施及脫硫監測系統。
貴州省節能發電調度試點正式運行后,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發電調度模式,全網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下一步,貴州電網將積極做好相關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繼續完善各個技術支持平臺,完成《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鑒定驗收和實用化,推動節能發電調度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力爭形成完善的組織體系、管理體系、技術體系,為實踐節能減排國策提供管理示范與技術支撐。
節能減排成效巨大
公司煤耗在線監測系統已達國內領先水平,脫硫設施監測達100%。通過節能發電調度,全年節約標煤282萬噸(折合原煤438萬噸)。去年1~12月全網脫硫設施火電機組建成接入中調主站共41臺(17個廠),裝機容量為1092萬千瓦,占全網火電裝機容量的66.1%。全網監測的脫硫機組共產生82.2萬噸二氧化硫,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硫4.4萬噸,二氧化硫減排77.8萬噸。全網平均脫硫效率為94.64%。
通過優先調度可再生發電資源,按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調用化石類發電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008年貴州統調發電量為974.8億千瓦時,火電發電量為795.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率為-3.5%。節能發電調度的開展使得全網發電標準煤耗迅速下降,全年發電標準煤耗327克/千瓦時,同比減少3克/千瓦時,減幅0.91%;節約標準煤23.859萬噸(折合原煤37萬噸)。
通過按照“分層分區,就地平衡”,優化有、無功潮流,嚴格控制電壓曲線,充分利用《安全約束條件下網損修正的節能發電調度系統》,優化發電方式積極減少網損,去年1~12月全網網損2.11%,同比減少0.11%,折合節約標準煤3.28萬噸。
水電發電量為179.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為40.1%,水電除年初水耗同比有所上升外,從二季度起到年底烏江梯級流域來水較多且均勻。調度部門充分利用“水火電優化調度系統”,按照“長計劃,短安排”的原則實時跟蹤來水情況,加大水電發電量,積極安排火電機組停機調峰。全年統調水電節能降耗折合標準煤258.48萬噸(折合原煤401.16萬噸)。截至去年12月31日梯級蓄能值51.252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7.5427億千瓦時,增幅116.17%,節省標準煤90.06萬噸(折合原煤139.77萬噸)。用水發電的比例大幅增長,盡量做到了在豐水期不棄水,在枯水期多發水電。
建設技術支持系統
貴州電力調度通信局為實踐節能減排國策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撐。目前已建成《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計劃生成系統》、《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信息發布系統》、《貴州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平臺并投入實際運用。有的已獲南方電網公司、貴州省科技進步獎,相關關鍵技術已獲國家軟件著作專利權。
2008年底,貴州電力調度通信局全面完成了《貴州省節能發電調度系統綜合平臺》的開發建設工作。該系統包括《貴州電網節能調度計劃生成系統》、《節能發電調度信息發布系統》、《貴州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貴州節能發電燃煤機組煤耗在線監測系統》、《安全約束條件下網損修正的節能發電調度系統》等子系統。為節能發電調度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確保了貴州省節能發電調度工作的順利實施。
貴州電網公司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作為推進節能發電調度的重要手段,力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網節能發電調度關鍵技術,率先開展了“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已完成煤耗在線監測系統主站和試點電廠的軟硬件設備安裝調試,完成了大方電廠4臺機組120萬千瓦煤耗值的在線監測系統。2008年10月31日,受國家能源局委托,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陸延昌、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等11位專家組成的驗收評審委員會對“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研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進行了鑒定,認為本項目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該成果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如在全省推廣,按照實測煤耗值實施節能發電調度,按2008年貴州全省火電發電量980億千瓦時測算,預計貴州全省可節約原煤29.4萬噸。按照目前貴州省原煤標桿價400元/噸計,可節約電廠購煤成本11,760萬元,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88噸。去年還對“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計劃生成系統”、“貴州電網節能發電調度信息發布系統”、“貴州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平臺進行了完善。
公司積極實施并網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去年10月15日,隨著發耳電廠投產運行的燃煤發電機組脫硫信息成功接入在線監測系統,已經安裝脫硫設施的鴨溪、黔西、大方等17個電廠41臺機組的脫硫信息已全部接入貴州并網火電廠脫硫信息監測主站系統。貴州主站系統脫硫設施監視率達到100%。2010年前將建成投運其余火電廠機組脫硫設施及脫硫監測系統。
貴州省節能發電調度試點正式運行后,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發電調度模式,全網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下一步,貴州電網將積極做好相關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繼續完善各個技術支持平臺,完成《貴州節能發電調度煤耗在線監測系統》鑒定驗收和實用化,推動節能發電調度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力爭形成完善的組織體系、管理體系、技術體系,為實踐節能減排國策提供管理示范與技術支撐。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