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山丹縣圍繞建設張掖重要的煤炭供應和煤化工基地、河西新型建材基地、張武定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戰略目標,強化工作措施,加快發展步伐,初步構建起以煤炭開發和煤化工產業為主導,以新能源開發利用為方向,以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為基礎,以冶煉化工和新型建材為補充的生態工業發展體系。
一是工業基礎不斷夯實。今年上半年,該縣工業經濟呈現出逆勢走強、總量和質量不斷提升的良好態勢,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7.23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2%和12.4%。目前,全縣共建成工業企業8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15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5家;引進黃河礦業、窯街煤電、重慶啤酒、中國風電、中國大唐等一批知名企業投資開發。初步培育形成了以水泥、新興建材、耐火材料為主的建材業,以硫化堿、酸油、日化產品為主的化工業,以硅鐵、硅錳為主的冶煉業,以煤炭、高嶺土、石灰石為主的采礦業,以剪紙、烙畫、麥桔畫等旅游工藝品為主的輕工業,以糧油、林果、馬鈴薯、飼草、牛羊肉加工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鐵騎牌水泥躋身全省名牌產品行列,丹馬油、獨峰水泥等產品獲得省級著名商標和省、市級名優產品稱號,為發展生態工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著力解決傳統工業技術含量低、經濟效益不高、污染嚴重、加工鏈條短等問題,加大對冶煉化工、水泥建材、礦產開發等企業技改力度,支持企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廣清潔生產,推動傳統工業向生態工業轉型發展。至目前,全縣共實施各類技改項目67個,完成投資11.39億元。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依托縣內豐富的風、光資源和大面積未利用平坦荒地等優勢,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目前繡花廟、長山子2個風電場按計劃順利推進,東樂北灘光伏發電項目取得路條并全面開工建設,新能源開發工作呈現出基礎加強、質量提高、重大項目實現突破的良好態勢。循環產業體系初具規模,以花草灘循環經濟產業區一期工程、長山子煤礦、開拓礦業礦井改造、新型工業園區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及余熱發電項目、恒泰爐料年產5.5萬噸中低碳錳鐵生產線等循環經濟項目為重點,推動全縣循環產業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了煤電開發、建筑建材、冶煉化工和農副產品加工四大產業化、專業化和生態化的工業體系。
三是平臺建設扎實推進。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發展生態工業的主抓手和重要平臺,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推進”的總要求,進一步完善“一園三區”發展規劃,科學合理確定主導產業,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建設步伐。城北工業園區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完善了道路、供排水、供電、綠化、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為企業集聚發展和項目落戶創造了良好條件,累計新建、改擴建工業項目40多項,總投資達15億元,建成企業70多戶。新型工業園區已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圍繞建筑建材、冶煉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開展招商引資,已入駐鐵騎水泥等10家企業,建成4家,在建6家(總投資6.348億元),園區平臺集聚效應開始發揮。花草灘循環經濟產業區按照原煤開采、煤炭加工、煤電開發、煤化工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已完成投資13.2億元,開發建設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
四是節能減排成效明顯。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強化源頭控制、工程建設、監督監管、政策引導四項措施,在抓好生態工業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淘汰“低、小、散”及治理無望的落后產能,推進節能減排。至目前,已拆除山泥集團公司、清泉水泥廠等4家水泥企業6條機立窯,福利水泥廠一條機立窯將于10月底拆除,并在原料堆放場建成擋風墻,架設噴淋設施,徹底解決水泥行業粉塵污染問題;淘汰2家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鑄造廠、1家建材企業的生產線和2座礦熱爐;騰達西鐵冶金公司投資260萬元改造煙氣排放設備,金山麥芽公司完成廢水深度處理與中水回收利用項目,芋興粉業公司改進生產工藝,啟動環保標準化建設工作;投資建成2家廢舊塑料回收加工企業,1.5萬噸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正在積極建設。同時,認真落實節能減排相關扶持政策,幫助企業申報技改補助資金,支持鼓勵企業實施節能和循環經濟項目。今年上半年,全縣萬元增加值工業用水量76立方,規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1%,分別比責任書降低了2.3立方和0.2個百分點,四項減排指標和減排項目均達到年度進度要求,城區空氣質量好于Ⅱ級以上優良天數達78.3%,生態工業成效初步顯現。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