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國家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潘復生教授負責的國際科技合作重大項目“高性能鎂合金材料和加工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于2013年7月11日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科技部的項目技術驗收。
該項目由科技部批準立項,由重慶大學國家鎂中心與國外相關知名研發機構合作研發,代表了當今國際鎂合金領域領先水平。經過項目組成員多年努力工作,全面展開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超額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考核指標。技術專家組認為項目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解決了一批關鍵技術瓶頸,在高強鎂合金、高成形性鎂合金、高阻尼鎂合金及大規格鎂合金型材等方面獲得了多項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性成果,相關技術已實現大規模工業應用,并培養了一批活躍在鎂合金國際技術前沿的科技人才,獲得了評審專家的一致好評,以優秀成績通過了驗收。
通過國際科技合作,重慶大學國家鎂中心在鎂合金領域消化吸收再創新方面成果顯著。潘復生科研團隊開發的工業用超高強鎂合金在強度超過500MPa時,延伸率仍然保持在10%以上;工業用高塑性鎂合金在抗拉強度超過200MPa、屈服強度超過140MPa時,延伸率達到了43%;不含稀土的工業用低成本高強鎂合金,抗拉強度超過410MPa時,屈服強度強度達到了380-390MPa并且有好的塑性;開發的高阻尼鎂合金合金,抗拉強度達到350MPa,延伸率達7%,阻尼系數超過59%;研制出世界上最大規格的大型中空薄壁特種鎂合金型材(斷面寬度大于420mm、壁厚2-5mm);成功制備了寬度大于2200mm的鎂合金板材;開發的高塑性成形工藝可以實現低成本室溫成形。國家鎂中心的工作提升了我國鎂產業的技術水平,推進了鎂合金產品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對提升我國鎂行業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