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大余,素有“世界鎢都”之稱,縣內礦產資源豐富,但曾經一度對礦產資源的粗放式開發模式,使該縣不僅面臨資源枯竭的嚴峻形勢,也導致大量礦物廢渣堆積,給生產和環境帶來壓力。如何實現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近年來,依靠自主創新,大余縣利用礦物廢渣巧做循環文章,探索出了一條礦物廢渣綜合利用的新路子。
礦物廢渣被稱為“放錯了時間和地點的資源”,但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持,礦物廢渣利用無從談起。為充分利用礦物廢渣,大余縣設立了40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引進40多名高新技術人才,與美國的猶他大學和國內的清華大學、江西理工大學等20多所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姻” ,共同攻克礦物廢渣利用難題。近年來,東宏錫制品有限公司的APT廢鎢錫渣處理技術、悅安超細金屬有限公司的羰基鐵粉新工藝、森本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廢渣提取貴重稀有金屬技術等一批礦物廢渣綜合利用項目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據不完全統計,通過礦物廢渣綜合回收工藝,大余縣每年可“消化”礦物廢渣10萬噸,從中回收鎢、錫、鉬等各類資源5000多噸,相當于每年從廢渣堆里“撿”回了數億元的財富。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