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9月2日,記者從省政府網站獲悉,《四川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下文簡稱《實施方案》)已于日前正式印發。整體上看,《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完成國家下達四川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及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減排目標。
具體到舉措上,將結合四川實際,扎實推進產業、能源、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強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強源頭防控,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同時,劃分全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和重點區域,加強區域協同治理。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行動 重點行業傳統產業集群各有重點
如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整體上,《實施方案》進一步嚴格了產業準入,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例如,對年綜合能耗5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按要求開展能耗替代,嚴禁違規新增鋼鐵產能等。
同時,針對重點行業、傳統產業集群、綠色環保產業各有重點。其中,加快調整優化重點行業產能,到2025年,推動一批燒結、高爐、轉爐、焦爐等限制類裝備退出或產品升級。對于傳統產業集群的綠色升級,將排查形成涉氣產業集群清單,制定涉氣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按照“一群一策”原則開展整治提升。
此外,加強含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源頭管控,實施重點領域原輔材料替代工程,到2025年力爭重點行業原輔材料替代比例在“十三五”末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并提升綠色環保產業發展水平,支持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能源結構清潔低碳行動 加快推進5大重點領域電能替代
在能源結構的調整上,清潔能源是重點。《實施方案》提出,將持續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加快推進工業、農業、建筑、交通、生活服務5大領域電能替代。
從目標上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電力裝機比重達83.3%,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41.5%左右,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30%左右。
另一方面,將嚴控煤炭消費總量、積極推進鍋爐淘汰、加快工業爐窯清潔化改造。對此,每項內容都有具體舉措。例如,鍋爐淘汰中,重點區域原則上不再新建燃煤鍋爐。與之對應的,是加快熱力管網建設,推進在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半徑30公里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熱電機組(含自備電廠)關停或整合。
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 涉及交通運輸、面源污染等領域
《實施方案》還明確了交通運輸體系綠色行動、面源污染精細化管控行動、多污染物協同減排行動。
對于交通運輸體系,推動貨物清潔運輸尤為重要。其中,加快鐵路專用線和聯運轉運銜接設施建設,新建及遷建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工礦企業和儲煤基地原則上接入鐵路專用線或管道,到2025年接入比例達85%以上。
此外,積極推廣廣元港進港鐵路、瀘州石龍巖碼頭鐵路專用線、江北重裝碼頭鐵路專用線項目,實施嘉陵江、金沙江等沿線大宗散貨“散改集”,引導煤炭、金屬礦石、農藥、化肥等大宗貨物優先使用水路運輸。
在面源污染的精細化管控中,深化揚塵污染綜合治理、推進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都備受關注。
此外,在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減排行動時,除了提升重點行業治污水平,還將開展餐飲油煙、惡臭異味專項治理,持續推進大氣氨污染防治。
明確重點城市和重點區域 健全重污染天氣川渝共同應對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實施方案》明確了全省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城市和重點區域。其中,成都、自貢、德陽、遂寧等8市全域為重點區域。根據《實施方案》的行動規劃,將原則上不再新建燃煤鍋爐,道路、水務等長距離線性工程實行分段施工,開展大氣氨排放控制試點,建立完善大氣氨源排放清單等諸多舉措。
但更重要的是,將加強區域協同治理。例如,強化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深化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地區及高值區域毗鄰縣(區)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鼓勵川渝交界地區相關市縣開展聯防聯控。對省界兩側20公里內的涉氣重點行業新建項目,以及對下風向空氣質量影響大的新建高架源項目,聯合有關省份開展環評一致性會商。
在應對重污染天氣上,還將健全重污染天氣川渝共同應對機制,省內應急聯動城市要按照區域預警提示信息,依法依規同步采取應急響應措施等。
來源:華西都市報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