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報道,中國國家物質儲備局近日正在國際市場尋求銅、鎳等產品,而且購買量也頗大。這一消息在國內并無公開,如果消息確鑿的話,那么這次購買將是政府在08年金融危機之后首次在海外市場大手筆抄底行動。
一般而言,國儲局對市場上的產品進行購買多是為了維護商品正常價格,促使行業走出困境。去年國儲局對于產能嚴重過剩的鋁、鋅等產品進行大量收儲就是出于此目的,而近期傳出的國儲局將讓五礦有色代購1萬噸鎢精礦也是為了支撐當前市場的鎢精礦價格。
國儲局雖然在行情比較低迷的時候出手,收購一定批量的低迷商品,進而形成硬性需求,使市場供求趨于緩和,對商品價格形成支撐,但是等到這些產品行情回暖的時候也會拋售這些產品,以賺取一定的利潤。不過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國儲局的作用就是調控市場,而非以賺取利潤為目的。有的時候國儲局也會讓國內一些知名企業代購該行業的過剩產能,如國儲局就有讓五礦發展代購鎢精礦、中鋁代購原鋁及包鋼稀土代購稀土等案例。
筆者認為,國儲局這次進軍海外市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當前海外金屬價格比較低,大量收購海外金屬可以等到行情回暖,價格回升時再拋售給國際市場,賺取差額利潤。比如當前銅價格相對于年初已經下跌了13%,是抄底的絕佳時機。另一方面,國家在海外金屬價格較低的時候,大量收購國外金屬產品也可以增加這些金屬的儲備。像銅鎳等產品都屬于國內儲備并不是很豐富的產品,而這些基本金屬在工業領域中又有著比較重要且廣泛的作用。國儲局在價格較低的時候收購也是戰略層面的考慮。
總之,國儲局在海外金屬價格低較低的時候抄底,與國內某些產品行業低迷時收儲目的是不同的,對市場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