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浮梁縣朱溪礦區發現世界級超大型鎢礦的消息被披露后,引起各界廣泛關注。5月30日,朱溪礦區再傳喜訊,正在施工的ZK4211見礦527米,創出該礦區單孔見到連續礦化體的新記錄。此前已穿透的最大礦體厚度為449米,朱溪礦區有望在世界級超大型規模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儲量。
記者從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獲悉,繼2010年在贛西北武寧大湖塘發現世界第一大鎢礦之后,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又在贛東北的浮梁縣朱溪礦區發現了一處世界級超大型鎢礦,目前已穿透的最大礦體厚度為527米,鎢礦最高品位達到8%,平均品位達0.64%~0.65%,相當于工業品位的5倍,同時還穿透了近30米厚的共生銅礦體。
據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介紹,江西省贛南地區鎢礦資源豐富,素有“世界鎢都”之稱。但經過多年的開采,這一地區的鎢礦保有儲量在不斷減少。2010年,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運用一系列找礦新理論、新方法,在贛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地質礦產勘探工作,并在贛西北的九江市武寧縣發現一處特大型鎢礦,探明儲量為106萬噸,超過贛南地區鎢礦資源保有儲量總和,被列為世界第一大鎢礦。以目前的成果來看,朱溪礦區控制的鎢、銅金屬量分別都已超過100萬噸。更重要的是,目前的鉆探工程極可能只控制到礦體的掃帚把,更大的掃帚身還未找出,朱溪完全有可能超過武寧大湖塘鎢礦成為世界第一大鎢礦。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局長彭澤洲說:“這一次朱溪礦區的重大發現,也是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成果,它使江西鎢礦資源形成了贛南、贛東北、贛西北三足鼎立的新格局,進一步鞏固了我國鎢礦資源在世界上的優勢地位。”
5月中旬,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在江西朱溪礦區召開第二次野外研討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同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及江西省地礦局九一二大隊的專家們對朱溪礦區的4個鉆孔和月形礦區3個鉆孔的代表性巖芯進行了詳細觀察,認為礦區賦礦矽卡巖呈層狀、層位穩定,礦體向深部延續性好,礦區深部找礦潛力巨大,具有成為世界級超大鎢礦的良好前景。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