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目前鋼鐵行業的殘酷競爭,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有人說這次鋼鐵市場的殘酷,比2014年還嚴重,這樣說是對的。但與2014年相比有兩個方面的不同:第一是市場低迷的持續時間不同,2014年鋼鐵市場的低迷,兩年基本過去,2016年開始盈利,而這次鋼鐵市場低迷是長期的,是通過市場淘汰過剩產能的過程,兩年不行,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行。二是鋼鐵市場低迷的結果不同,2014年的鋼鐵市場低谷,到2016年迎來,鋼鐵市場前所未有的活躍,2017年到2021年年終,鋼企個個整的盆滿缽滿,而這次的市場低谷,等待大家的是長時期的殘酷競爭。在市場低迷時減產,市場稍好后又滿負荷生產,造成產量過大,鋼材價格下跌,之后再次限產停產的循環,循環多次,直至一部分鋼企倒下被淘汰出局。這是這場市場競爭的最后結果,誰存誰亡,一看區域位置,二看鋼材品種,三看管理水平。
為什么說這次鋼鐵市場將長期低迷?
這次鋼鐵市場長期低迷的原因,從供給方面看,是由于中國鋼鐵產能,投資過大所致,其實不僅僅如此,因為技術進步及其他原因,也可以使鋼鐵產能部的產量過剩,甚至一些區域的國外投資,也會影響中國鋼鐵產量過剩。
一,鋼鐵行業的技術進步,增加了中國鋼鐵產量。2015年初,全國粗鋼產能達到11億噸,2016年到2018年三年間,全國壓減過剩產能1.5億,噸 2017年取締地條鋼產能1.4億噸,其產能總量超過2.9億噸,2018年末,全國粗鋼產能約10.27億噸,這些是符合國家當時需要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產能也在不斷的優化,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中,更是要強,粗鋼等重點原材料,大眾產品產能只減不增,都說明國家在控制鋼鐵產能,但是產能的減少,并不意味著產量的減少,中國的鋼鐵行業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產量過剩,隨著中國鋼鐵行業技術快速進步,煉鐵煉鋼水平大幅度提升,1,000立方以上高爐利用系數從2010年的2.6,提高到2020年的3.7,有效的可達4.0,100噸轉爐的冶煉周期,由2010年35分鐘每爐,縮短到2022年的24分鐘,煤爐,鋼產量在產能不增的情況下大大提升。
二,產能置換過程中激活了鋼鐵產能。一些地處偏僻,遠離原料和市場,管理不善的企業,在長期競爭中已經倒下,不再生產會正在倒閉,通過鋼鐵產能置換政策,把這些產能轉移到位置較好,管理先進的企業,一是這些被轉移的鋼鐵產能大大釋放,提高了產能利用率。
三、中國在東南亞鋼鐵行業的大量投資,相當于部分增加了國內的鋼鐵產能。據東南亞鋼鐵協會統計,近幾年,東南亞已建或在建的鋼鐵產能,可能會增加9,080萬噸,且這些項目主要要中國投資,東南亞鋼鐵產量的增加,沖擊了中國鋼材向東南亞國家的出口,甚至鋼坯還倒流回中國。2015年到2018年,中國平均每年出口東南亞鋼材3,227萬噸,其中2016年出口到東盟的鋼材最高,達3,894萬噸,占全國年鋼材出口重量1.1億噸的38.89%;2021年中國鋼坯累計進口量為1,371.6萬噸,其中從東盟進口1,014萬噸,占比73.93%,鋼鐵出口量的減少,鋼鐵進口的增加,更加大了國內鋼鐵企業的生存壓力。
鋼鐵失去的部分市場不會再回來了
從需求方面看,現在鋼鐵失去的部分市場,不是階段性的,而是永久的,再也不會回來。一是房地產市場明顯飽和,房價減緩,2022年1-9月,中國商品房銷售額9.94萬億,較2021年同期降26%,較2020年同期降14%,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導致鋼鐵行業失去了房地產鋼鐵市場;配套的家電用鋼量也減少,也影響了一大塊鋼鐵市場。二是鋼鐵行業自身發展的,用鋼量大幅度減少,2000年~2013年,鋼鐵行業發展前期,鋼鐵企業的大力擴建,消耗了大量的鋼材,2016年的產能置換,異地搬遷,以及環保設施提升,也消耗了大量的鋼材。
現在,鋼鐵行業自身不再消耗大量鋼材,進入穩定的消耗期。三是中國高鐵,地鐵高速等公用設施項目放緩,近年來基建,這架馬車在歷屆政府的保GDP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這架馬車不能再無限奔跑了,目前中國的公用基建設施水平,有些方面已經超越了先進國家,建設速度自然緩緩。四是中國的傳統制造逐步轉向高端制造用鋼量大幅度減少,高端制造包括航空裝備外形制造及應用、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和智能裝備制造五個領域,都不需要太多的鋼材,而是需要高品質的鋼材。鋼鐵行業失去了市場,會永久失去,不會再來,這是社會進步必然的結果。
回顧世界發達國家鋼鐵行業發展的歷程,都經過高速發展,需求減弱,壓縮產能的過程。英國最高鋼產量是2,855萬噸,2020年720萬噸,減74.78%;美國最高產量1.37億噸,2020年7,270萬噸,降46.93%;德國最高鋼產量5,300萬噸,2020年3,570萬噸,減32.64%;日本最高產量1.19億噸,2020年 8,320萬噸,減30.08%。從國際先進國家鋼鐵行業的來說,看中國部分鋼企的出局,就不感覺奇怪,這是社會轉型升級的結果,是時代進步的結果。這種鋼鐵行業長期低迷的形式,首先在鋼鐵制造經營者來說是壓力,是負擔,辛辛苦苦半輩子經營的鋼企,天天虧損,甚至還要倒閉的可能,非常不樂觀,其次對地方政府來說,長期依賴的鋼鐵稅收減少了,也不是好事。但鋼鐵行業通過市場競爭淘汰,一些鋼鐵企業,在整個社會來說是進步,是發展,是城鎮化,工業化水平提高的表現,是社會轉型升級成效的表現。
鋼鐵產量減少,無論從降低能量消耗還是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等方面來看,對全社會來說都是件大好事,我們應該樂觀的面對。社會的發展必須淘汰一些曾經主流的美好的東西,抱著原來美好東西不換不是好事,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已經非常過剩,一些城市的書記、市長為了啟動房地產市場,自己帶頭買房子,還給行政干部送售房指標,這是違背市場規律的,不去尋找新的商機。互聯網行業,在經歷20多年的增量發展好,進入到了存量競爭的時代,2022年美國硅谷裁員超10萬人,其中包括英特爾、推特,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互聯網行業進入了寒冬。
鋼鐵行業也是一樣,中國永遠不再需要10多億噸的鋼材,部分鋼企、部分鋼種肯定是在為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后就光榮的犧牲自己,鋼鐵的競爭淘汰是大勢所趨,我們要樂觀的面對。該放棄的要放棄,原來美好的東西不是永遠美好,前面還有更美好的東西等著我們。
文字整理自:2022年1月8日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2022年會李趕坡的視頻發言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