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10月19日,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唐山市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十四五”規劃》,現就鋼鐵產業相關內容整理如下:
主要任務
筑牢三項支撐
夯實東北亞經濟合作基礎
提升口岸能級,打造東北亞外引內聯新樞紐
加快區港融合,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西北、東北等地互通互連、優勢互補,加快與日韓等東北亞國家雙向互動、友好合作,建設物流、人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的綠色智慧口岸,打造立足華北、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東北亞航運新樞紐。
加速金融賦能,開啟東北亞經貿往來新賽道
1.外引內聯提升金融開放水平
大力推進金融業開放創新,發揮曹妃甸自貿片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率先復制推廣雄安新區、上海、大灣區以及海南自貿港等國內金融開放前沿地區的改革創新舉措,推動唐山市構建面向東北亞地區的金融開放試驗區。
2.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體系
圍繞鐵礦石、煤炭、化工原料等傳統優勢大宗商品貿易品類的生產、銷售、倉儲、貿易、結算各個環節,不斷豐富境外大宗商品交易主體和大宗商品貿易市場參與主體,發展完善大宗商品金融服務體系。加大扶持力度,探索推進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打造服務境內外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
3.強化金融對產業合作的支撐作用
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的作用,鼓勵和引導東北亞區域的境外資本和唐山市范圍內的境內資本,開展良性雙向流動,引導境外資本流向精品鋼鐵、高端裝備制造、國際航運等唐山市外向型優勢產業;鼓勵境內資本投資資源、基礎產業等境外優質標的,推動形成以境內外金融資本助推構建連接東北亞五國的產業鏈條。探索成立由國資、民間資本、外資三方合作的東北亞發展專項基金,吸引內地、東北亞地區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東北亞窗口城市相關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和重大項目建設。支持唐山市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境外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拓寬海外融資渠道。
搭建數字橋梁,開啟東北亞系統運行新驅動
1.實施“新基建”戰略
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打造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減少數據流量繞轉和擁堵,為與東北亞國家經貿及科研、人文交流提供高質量、低時延的國際網絡訪問保障。
2.深化數字應用
利用數字技術為傳統產業融合賦能,實現全要素數字化轉型,形成高智能水平的場景集成性應用。依托唐山市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優勢,對傳統工業設備實施智能化改造和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動數字技術與服務貿易深入融合,加強與日本、韓國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遠程服務合作,積極支持旅游、運輸、建筑等行業開展數字化改造,推動跨境服務供需精品匹配。鼓勵企業“走出去”,在日韓等國布局具備數字營銷和智能倉儲功能的公共海外倉。
3.搭建智慧平臺
以海量數據為支撐、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獲取技術為手段,搭建面向東北亞合作的信息、產業、物流、服務平臺。推進曹妃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及電子交易平臺建設。搭建面向東北亞云展會等線上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建設唐山市企業服務平臺。
推進五項工作
提升東北亞經濟合作能級
聚集優質資源,打造東北亞外商投資新高地
推動現有東北亞龍頭外資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外資流向,加強政策護航保障,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吸引帶動更多東北亞外資企業加速向唐山市聚集。
搶抓政策紅利,拓展東北亞國際貿易新通道
立足產業優勢、港口優勢、腹地優勢,搭建東北亞貿易平臺,做精做深外貿新業態,做優做強貨物貿易,做實做細服務貿易,打造外引內聯的東北亞貿易樞紐城市。
做優做強貨物貿易。依托唐山特色優勢產業,在精品鋼材、高端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領域,培育一批面向東北亞地區的外貿龍頭企業、“小巨人”企業,發揮其在技術、業態等方面的創新引領作用,深化與東北亞地區經貿合作。
按照RCEP國別減稅對比清單,指導全市企業綜合利用關稅減讓安排,推動鋼材、機電、陶瓷、化工、農產品等優勢產品對日韓出口,擴大自日韓汽車及零部件、精細化工、其他機械零部件和食品、化妝品、保健品、老年用品等日用消費品進口。立足俄蒙資源優勢,擴大與其資源能源進口。依托河北自貿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開展鐵礦石、木材、天然氣、糧食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建立大宗商品期貨保稅交割庫、跨境交易平臺,擴大與俄的鐵礦砂、煤炭、木材、天然氣、糧食進口,擴大與蒙煤炭進口。完善“儲備”功能,發揮“定價”功能,完善“交易”功能,建設唐山港礦石、煤炭、原油、天然氣儲運基地。
融入“一帶一路”,構建東北亞對外投資新節點
1.深耕俄蒙,提升國際產能合作水平
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動企業在鋼鐵、裝備制造、農業開發、能源及礦產、食品加工、建材等領域拓展合作。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加大蒙俄能源、礦產資源等戰略性資源開發力度,建設集供應、生產加工和儲備為一體的海外資源戰略基地,穩定海外資源、能源供給,服務國內大循環。引導企業“抱團出海”,推動形成海外產業鏈集群優勢,有效提升市場開發和風險化解能力。搶抓蒙古“草原之路”戰略和俄羅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發展機遇,鼓勵中材建設、二十二冶、唐鋼國際等骨干企業參與高標準綠色工程建設,延伸對外承包工程產業鏈,逐步實現由建設施工優勢為主向投融資、設計、咨詢、工程建設、運營服務的綜合優勢轉變。
2.精進服務,嚴控對外投資合作風險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引導企業按照商業原則和國際慣例開展境外投資合作。引導企業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風俗傳統,積極開展屬地化經營,履行社會責任,嚴守境外鋼鐵項目和礦產開發項目綠色經營的底線,樹立國際正面形象。
聚焦轉型升級,強勁東北亞產業合作新引擎
1.打造中國北方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基地
隨著日韓在華加速投放汽車新產品以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加大研發資金投入的發展機遇期,對接日韓著名車企,發揮唐山市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集群發展優勢,在現有年產4萬輛專用汽車生產能力基礎上,向高端化、輕量化、平臺化、新能源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整車制造和關鍵零部件的生產能力與整體規模,完備唐山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條。
2.打造全國機器人產業示范基地
依托唐山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孵化中心和唐山機器人產業研究院,借助日本在傳感器、數控系統、韓國在電子零部件等領域明顯優勢,加強與日韓著名機器人生產企業合作,開展特種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發與生產,完備唐山市焊接機器人、焊接設備、切割設備、焊接材料及輔助機具等各個產業鏈條,打造全國機器人產業示范基地。
3.創建傳統鋼鐵向精品鋼鐵轉型示范基地
日本鋼鐵企業在全球特種鋼材市場上占據33%的份額,全球汽車用鋼板80%以上是由世界各國鋼鐵公司與日本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所制造。對日韓開展優特種鋼與新型金屬材料合作研發和生產,依托唐山市沿海、遷安、灤州、遷西(遵化)四大片區,以首鋼(京唐、遷鋼)、唐鋼新區兩家大型鋼鐵集團為龍頭企業,積極對接日本制鐵公司、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神戶制鋼、韓國浦項制鐵公司等日韓鋼鐵巨頭,支持唐山市重點企業與日韓企業設立合資公司,重點發展高鐵用鋼、汽車用鋼、造船用鋼、建筑用鋼、管線鋼等高端材料,提升優特種鋼材比例,延伸向汽車、家電、裝備制造、建筑、鋼結構等下游產業,引入鋼材加工剪切、配送中心項目,推動建立廢鋼回收保障體系等,產品持續多樣化發展,推動鋼鐵產品向鋼鐵制品轉化,打造傳統鋼鐵向精品鋼鐵轉型示范基地。
4.打造全球應急裝備制造基地
按照唐山市構建“654”應急裝備產業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唐山開平應急裝備產業園的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優勢,借助應急產業聯盟平臺,依托唐山市現有六個應急裝備產業園區,充分挖掘應急產業范圍的廣度和寬度,利用唐山本地高強度鋼、新型材料、焊接設備等優勢,借鑒日韓成熟技術和經驗,加大與日韓在工程搶險(住友)、災害救援(開誠)、應急車船(亞特)、防護設備(唐豐)等全方位合作,推動上下游全產業鏈建設,培育集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于一體的創新鏈,強化應急產業標準的國際交流合作,將唐山市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搶險探測機器人、應急鋼鍬、多用鋼板樁生產基地,東北亞重要的應急裝備產業聚集區和創新成果轉化承載地。
5.打造新材料研發與技術成果轉化中心
對標日本、韓國市場潛力巨大和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領域密切關聯的汽車造船、鋼鐵化學、機械航空等優勢產業,立足于唐山市“特種金屬產業鏈”、“電池材料產業鏈”、“石墨烯產業鏈”、“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四個重點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唐山市與日韓在鋼鐵材料、先進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優勢領域的合作互補空間,培育壯大本地新材料企業,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吸引日韓龍頭企業,建立和拓展雙方在工程塑料、碳纖維材料、電子材料、石墨烯材料以及能源相關材料等領域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方面的務實合作,延伸唐山市產業鏈條。
做大兩個平臺
增強東北亞經濟合作活力
強化平臺建設,做優東北亞特色園區新載體
充分發揮國別園區示范帶動效應,探索國際園區常態化合作機制;創新運營機制以區中園形式建設特色產業園;推進與曹妃甸自貿區聯動發展,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重點國別招商引資,高標準建設東北亞區域創新創業新高地。
豐富人文交流,構筑東北亞國際協作新紐帶
通過豐富唐山市與東北亞地區的人文交流,推動民間往來,促進互通互信,全方位推廣“唐山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形象,為唐山市與東北亞地區其他領域合作提供新平臺。
來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