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部門,是能源消費大戶,更是碳排放大戶,全國鋼鐵碳排放量貢獻占全球鋼鐵碳排總量的60%以上。鋼鐵行業如何摘掉高碳的帽子?
日前在四川成都召開的“節能服務企業暨鋼鐵行業節能技術交流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鋼鐵研究總院名譽院長殷瑞鈺拋出一組數據——2014年,中國鋼鐵工業碳排放出現拐點,達到最高峰17.31億噸,隨后開始呈現下降態勢。
而近年來由于粗鋼產量猛增,2019年達到9.95億噸,中國鋼鐵工業碳排放總量又上升到16.25億噸左右,2020年更是升至17.38億噸左右。
殷瑞鈺指出,過去30年,中國鋼鐵工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然而,由于我國粗鋼產量較大,鋼鐵工業碳排放對全國碳排放總量的貢獻仍然較高。未來,要實現國家的碳減排承諾,鋼鐵工業必須走脫碳化發展道路。
“鋼鐵行業碳達峰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可謂‘達峰’不難,但‘下坡’不易,這并非完全取決于鋼鐵工業自身。”殷瑞鈺表示,鋼鐵工業的碳達峰既取決于噸鋼的排放強度(包括高爐—轉爐長流程和全廢鋼電爐短流程之間的比例),同時也受到粗鋼總產量的影響。
為此,他初步判斷,鋼鐵行業碳排放已經進入峰值平臺,鋼鐵行業越早實現碳達峰,越有利于后續“碳下坡”和“碳中和”的實現。
殷瑞鈺強調,鋼鐵企業要走節能、減排、脫碳等綠色發展道路,當前要高度重視脫碳化。
第一,資源脫碳化,特別是合理使用廢鋼;
第二,能源脫碳化,少用或不用化石能源,轉而用電,特別是充分利用電網棄電;
第三,生產制造流程脫碳化,首先從建筑用長材的生產流程變革做起,以全廢鋼電爐短流程生產為主,合理布局城市周邊鋼廠;
第四,進出口貿易脫碳化,以稅收、配額等措施限制焦炭、鐵合金、低附加值鋼材等高碳負荷產品的出口總量;
第五,政策法規脫碳,分行業實施碳交易,分階段、分產品、分制造流程開征碳稅,出臺脫碳化負面清單,醞釀脫碳化立法;
第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降低高能耗制造業、能源行業、交通運輸業的碳排放,同時加強提高碳匯能力。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諸多冶金企業都對冶煉工藝和設備等方面進行了節能改造。
據四川冶金控股集團介紹,該公司各基地就改為CONSTEEL或量子電爐工藝進行冶煉,并配套相應的爐外精煉裝置及方坯連鑄機、鑄坯直接軋制的生產作業線,同時還采用了廢鋼預熱連續加料技術、煙氣余熱回收技術、超高功率供電技術、泡沫渣技術、連鑄坯直接軋制工藝及其他節能措施技術。
相比改造前,整體能耗強度由122.18kgce/t降低至113.07kgce/t,按照1000萬噸普鋼產量計算,能源消費每年減少約9萬噸標煤。
來源:《中國科學報》 (2021-11-01 第3版 能源化工)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