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第二輪第一批5個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21年7月5日至7月7日陸續進駐嘉峪關、定西、天水、平涼、甘南5市州開展督察,各督察組深入現場,查實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核實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碰硬,甚至敷衍應對、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為發揮警示作用,切實推動問題整改,現對第一批5個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公開通報。
嘉峪關市淘汰落后產能不徹底
部分“兩高”企業違規生產
2021年7月,甘肅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發現,嘉峪關市淘汰落后產能不徹底,嚴控“兩高”項目不到位,相關部門監管缺失,減污降碳、持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壓力較大,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一
基本情況
嘉峪關市是我省重要工業城市之一,工業基礎雄厚,“兩高”行業特別是鐵合金、鑄造等企業作為嘉峪關市傳統產業,曾為嘉峪關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過突出貢獻。近年來國家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措施。督察發現,嘉峪關市仍有4家鐵合金企業和1家鑄造企業不符合產業政策,落后產能未淘汰或升級改造,制約了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二
存在問題
(一)淘汰落后產能不徹底。《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明確規定,鋼鐵行業12500千伏安的礦熱爐屬于限制類,必須進行提升改造,達到鼓勵類標準。而6300千伏安以下鐵合金礦熱電爐早在2011年就被列入淘汰類。根據原甘肅省工信委《關于加強鐵合金、電解金屬錳生產企業公告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2016年前已公告的企業,實施動態監管,之前已公告企業的資格將分批在2018年底前撤銷,硅鐵、工業硅、硅錳合金、高碳錳鐵、高碳鉻鐵等品種鐵合金企業要在2018年底前(貧困地區在2020年底前),全面達到規范條件要求。”督察發現,嘉峪關聚鑫達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巨大冶煉有限公司、三威鐵合金冶煉有限公司和大友鐵合金廠等4家企業9臺6300KVA礦熱爐未淘汰、2臺12500KVA礦熱爐未升級改造,仍在正常生產;甘肅華北新瑞實業有限公司2座109.7立方米高爐,主體設備未拆除,落后產能淘汰不徹底。這些企業一味追逐經濟利益,不顧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國家產業政策和淘汰落后產能規定熟視無睹,不在企業改造升級高質量發展上動腦筋、早打算、快行動,而是試圖投機取巧將落后產能合法化,未按時限要求完成淘汰落后產能和升級改造。嘉峪關市發展改革、工信部門和工業園區管理機構也未能充分發揮行業監管和屬地管理職能作用,相關工作人員甚至對上級主管部門對鐵合金行業規范條件一知半解,一味強調上級主管部門沒有具體安排和下發通知,與企業一同等待觀望,直至督察組進駐,該4家鐵合金企業仍在生產。嘉峪關市發展改革、工信等部門出臺高耗能行業執行差異電價政策時,放松要求、降低標準,將產業政策目錄中限制類12500KVA礦熱爐列為允許類,倒逼機制流于形式。

圖1 甘肅省工信廳要求對2016年前已公告的企業,實施動態監管,之前已公告企業的資格將分批在2018年底前撤銷。

圖2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版)相關要求

圖3 三威鐵合金6300KVA礦熱爐

圖4 大友鐵合金6300KVA礦熱爐
(二)部分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不到位。督察發現,這些企業不僅未嚴格落實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且普遍存在落實污染防治措施不嚴等問題,部分企業在多次被相關部門行政處罰后,依然我行我素,未能徹底解決,且廠區部分道路和露天場地未硬化,積塵嚴重,原料堆場僅采取簡單的防風抑塵網或局部苫蓋等防塵措施,現場噴淋抑塵設施看似正常使用,實則人來灑水人走地干,車輛運輸和大風天氣時揚塵嚴重。部分鑄造企業生產設施簡陋、防治設施效率無法保證,未經科學論證自行加工建設廢氣治理設施,集氣罩、電機等匹配設置不合理,僅在電爐上方設置了收集裝置,表面看“布袋除塵”高大上,實則通過降低生產負荷、加大引風量應付檢查和監測,甚至除塵器內不見除塵灰,鑄件澆筑、冷卻、回火過程無組織排放較為突出,有明顯煙氣從廠房逸出。“兩高”行業污染程度眾所周知,嚴重影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落后產能尤為甚之,園區管理機構對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猶豫不決,未將園區內落后產能問題及時向有關行業監管部門移交。

圖5 巨大冶煉有限公司無組織排放嚴重 圖6 聚鑫達廠區無組織排放和露天作業
(三)規劃及環評“關于淘汰落后產能”的要求未落實。《嘉峪關市工業園區總體發展規劃(2011-2020)》《嘉峪關工業園區環境影響報告書》《嘉峪關工業園區嘉東工業園區拓展區規劃》《嘉峪關嘉北工業集中區環境影響報告書》《嘉峪關工業園區嘉北工業園拓展區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等規劃、規劃環評及審查意見均提出,“工業集中區建設要選擇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和產品,調整優化產業機構,區內排水系統應采用清污分流設置,應盡早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嘉峪關市“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發展規劃》再次明確要求,“要加大淘汰落后產能排查摸底力度,嚴格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產品”。《甘肅省工業園區(高新區、集聚區)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方案》也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相關部門依法淘汰落后產能”。嘉峪關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園區管理等部門和單位對執行和落實相關規定要求僅停留在紙面上,未體現到具體行動中,不是提前謀劃、統籌安排園區升級改造,而是刻意強調主觀困難不落實。截至目前,嘉北、嘉東兩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嘉北工業園區氮氧化物區域開發強度5.54t/a.ha,遠超規劃目標138%;部分“兩高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依然長期生產,未完全達到規劃、環評目標任務要求。
三
原因分析
嘉峪關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局和工業園區管委會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貫徹不到位,未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淘汰落后產能不力,監管責任未落實。相關企業法律意識淡薄,淘汰落后產能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缺失,對相關部門下達的責令整改和行政處罰漠然視之。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和程序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內容來源:甘肅生態環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