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中南鋼鐵支撐“百日計劃”工作組, 2月26日入駐昆鋼全面展開支撐和管理體系對接工作。寶武旗下的中南鋼鐵重慶鋼鐵、鄂城鋼鐵、韶鋼松山三大生產基地對應我司安寧公司、紅鋼公司、玉鋼公司三個生產基地,通過“總代表負責、一基地包一基地”的方式進行嵌入式支撐服務。按照寶武集團領導提出的“極致標準化、極致低成本、極致高效率”,為昆鋼公司各生產基地產能提升、質量改進、產品開發、成本降低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自開展支撐工作以來,各項目實施情況總體較好,“紅燈項目”、“黃燈項目”數量逐步減少,為下階段工作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本期我們一起走進安寧公司,看一看“百日計劃”在該公司的實施情況以及帶來哪些可喜變化和他們怎樣努力縮小存在的差距?
“百日計劃”工作開展以來,中南鋼鐵支撐工作組針對安寧公司提出了44項“百日計劃”的項目。安寧公司針對“百日計劃”也成立了小組,從生產、營銷,還有設備等各個方面都有相對應的項目。通過兩個月的運行,取得的成效比較顯著:高爐的利用系數,達到2.8以上,產量連續10天達到了7000噸以上;鐵鋼比取得了“破八見七”的一個突破;4月份經營績效取得了1.09億元的利潤。這也是“百日計劃”以后,安寧公司指標實現突破,生產水平大幅釋放,能力大幅提升,以寶武提出的“一基五元”、以鋼鐵為中心的“百日計劃”推進過程當中成效非常顯著的一個方面。
“百日計劃”是催化劑、如一劑強心針,安寧公司黨委書記張繼斌高興地對記者說:“我覺得‘百日計劃’的推進,給我們最好的一方面是我們的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因為怎樣以鋼鐵為中心這個理念,實際上從采購、銷售和生產實現了一個高效的協同,就是說我們從采購方面滿足了生產的需求。比如說高爐的入爐品位礦由之前的53達到了54,為高爐的順行提供了滿足。還有焦炭指標的問題,之前因為采購的難度比較大,實際上對指標的要求有所放松,但是‘百日計劃’實施以后,無論是重鋼支撐組,還是我們的采購人員對焦炭指標的要求上,通過各種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焦炭的指標在不斷地提升,高爐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這是‘百日計劃’給我們帶來的一個非常好的效果。”
一個體系化運行的“百日計劃”,給安寧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理念及技術經濟指標帶來了很好效果,它不是一個點,是一個體系,從生產組織、銷售采購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體系化運作的方式,從而讓安寧公司在極短的時間里立竿見影,實現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和競爭力的提升。
安寧公司新區煉鐵廠廠長李信平說:“在重鋼支撐組的支撐下,新區煉鐵廠結合安寧公司‘百日計劃’的方案,制訂了我們自己的一個實施方案。具體來說,形成天天讀、周周碰、月月評的一個機制,以問題為導向,制訂了具體的措施40條,全月下來3月份的產量是完成了6872噸,高爐的利用系數是2.75,完成了‘百日計劃’的第一個目標和要求。在入爐品位只有55.03的情況下,燃料比完成了533公斤這么一個好的成績。我們的利用系數和燃料比都創造了近兩年以來最好水平。”
安寧公司新區煉鋼廠廠長譚澤民說:“‘百日計劃’從重鋼支撐組進來我們三月份就開始實施了。第一個階段就是鐵鋼比降到845公斤,現在提出了“破八見七”的工作任務,并舉全司上下之力為煉鋼廠提供服務,做了很多工作。4月21日開始“破八見七”的目標就開始執行一直到現在,21日開始,我們鐵鋼比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我們現在很有信心,也見到了一些成績。”
生產原料的組織對鋼鐵生產至關重要,無疑也是安寧公司的一個重要生產環節。那么在“百日計劃”的推進過程中,安寧公司新區燒結廠又是一個什么情況?
安寧公司新區燒結廠黨總支書記段坤說:“重鋼支撐組到了新區燒結廠以后,對比重鋼三號燒結機,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和兩個區域開展了工作。第一個是料廠區域原料方面加強對原燃輔料的驗收把關,把不合格品拒絕在公司之外;第二個是我們對成品礦入礦的配比,從30%提高到了現在的42%,大大地提高了我們混勻礦的質量。第二個區域是燒結區域,第一項工作是對我們的點火溫度從以前的1050度提高到現在的1100度,有效地提高了燒結礦的收得率。第二項工作是我們加強了對設備的點巡檢和檢修維護,保障了檢修質量,同時也提高了燒結機的作業率、降低了停機率。第三項工作是我們對燒結的漏風率進行了治理,保證了燒結狀態的穩定。第四項工作是我們燒結機的利用系數,從以前的1.28提高到現在的1.36,可以說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燒結礦的成品率。”
燒結這個環節是“百日計劃”支撐組在安寧公司“百日計劃”推進過程中的一個小縮影,在短短四十多天的時間里,取得了顯著成果。僅在三月份就實現突破,燒結礦產量第一次站上了26萬噸的臺階,保障了高爐日均吃礦量850噸的這個水平。
這個春天,中南鋼鐵支撐“百日計劃”在昆鋼這塊紅土地上開花結果,撐起昆鋼人必勝的理想與信念,也預示著融入中國寶武的昆鋼一定會有一個充滿希望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唱響昆鋼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