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鋼鐵行業兼并重組需多用市場化手段
中國經濟時報:鋼鐵行業的重組一直在進行中,如何看之前的進展,未來會呈現出什么樣的趨勢?
曹志強: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去年進展較快,但與政府的推動作用相比,市場的力量不是特別大。
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后期,鋼鐵行業還面對比較多的發展中問題,兼并重組曾被寄予厚望,目前看效果有限,比如中國的鐵礦石大量依賴進口,受到四大礦業公司的壓制,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并沒有打破鐵礦石企業的壟斷,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前鋼鐵行業依然處在上行周期,作為周期性很強的行業,很快要步入下行周期,要破解行業發展的問題,需要更大發揮市場的作用。總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肯定會加速,需要重點關注市場和政府主導作用的此消彼長。
夏文勇:2016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重組的進程加快,國有企業快速擴張,民營企業也有一些重組。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是行業發展的趨勢,通過兼并重組形成大的集團,對原料進行集中采購,對產品結構合理分配并統一銷售政策,可以避免惡性競爭,但真正要實現前十個企業占到市場供應6成的比例,還有一個過程,未來的兼并重組不會像之前那么快,將步入平穩期。
與此同時,與前期更多是行政力量推動的兼并重組相比,后期市場的行為將更多一些,但在2021年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到“十四五”中后期才會有所調整。
侯軍:“十三五”期間,前十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全國比重,由2016年的35.9%提升到2020年的39.2%,特別是2020年比2019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提升最快的一年。
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產量將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團內,未來五年我國前10名鋼鐵企業集中度將再提30%左右。2021年,預計鋼企兼并重組將加快推進,產能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隨著鋼企兼并重組加快推進,鋼鐵行業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改變,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建議政府部門完善政策支持和保障體系,為鋼鐵行業兼并重組順利推進提供良好環境,推動和鼓勵更多大型鋼鐵企業牽頭實施兼并重組。通過采取聯合重組、混改等舉措,減少企業戶數,形成不同區域有影響力的鋼鐵集團和專業化一流企業,提升鋼鐵行業集中度和產業集聚化發展水平。
李利劍:近年來,鋼鐵行業重組進程持續加快,“大鋼企”時代提速到來,產業集中度穩中有升。
一是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取得重大突破。二是民營企業跨區域重組成為主流。三是跨行業、跨產業重組拉開帷幕。四是產能整合走出去步伐加快。今年各大鋼企的聯合重組進程將愈演愈猛、方向將越來越明、效果將越來越實。
一是重組進程更快。工信部分別就新修訂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公開征求意見,將倒逼行業加快兼并重組、轉型升級步伐。
二是重組方向更明。一方面,以區域整合為主的重組開始加快。另一方面,以產業鏈延伸為補充的重組逐步顯現,將圍繞鋼鐵產業鏈安全建設,加強鐵礦石、焦炭、廢鋼等上游資源保障,推進與下游用鋼市場聯動。
三是重組成效更實。將更加注重文化融合、管理對接、資源協同、機制創新等方面,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和生產效率,盡早實現聯合重組效益和協同效應。
王樹華:2021年1月28日,陜鋼集團等陜晉川甘論壇區域內6家單位9家鋼鐵生產企業注冊成立了西北聯合鋼鐵有限公司,涉及總產能超過6000萬噸,2月1日,中國寶武托管昆鋼,在實現“億噸寶武”目標后,向“2億噸”目標進發;2月10日,建龍集團正式托管邢鋼,產能增至約4000萬噸。
區域性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已拉開帷幕,中國寶武將在行業的聯合重組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同時,央企、國企和民營企業的混合所有制式重組正在推進中。
“十四五”期間,中國寶武繼續推進聯合重組,拉大和跟隨者的差距,區域性重組,跨地區、跨所有制重組將呈加快趨勢;抱團取暖的區域性重組方面,東北地區、北部灣地區、長三角地區及環渤海地區均具備區域性重組的特征;此外,以河鋼集團、沙鋼集團、建龍集團和首鋼集團為主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均有實力跨地區、跨所有制重組布局。
2015年以來,冀南鋼鐵集團以裕華鋼鐵為首先后收購多家企業,已形成總資產1520億元、近2000萬噸產能河北重要的民營鋼鐵產業集群。集團將繼續利用鋼鐵行業當前有利的兼并重組重要窗口期,積極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以及區域性、戰略性重大兼并重組,加快提升產業集中度,繼續加強行業競爭力。
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 [責任編輯:Catherine Re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