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中鋼協執行會長何文波指出工信部前不久提出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2021年產量同比下降。壓縮鋼產量應該有以下3方面的考量:一是向鋼鐵行業發出信號,從現在開始就要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付諸行動;二是降低資源消耗強度;三是優化結構,引導鋼鐵企業向高質量發展,提高競爭力。
從近期各方信息綜合來看,國家是下了決心的,相信可以做到,也會有效果。根據鋼協的分析預測,今年的鋼鐵需求還是會保持在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協調減產和高需求之間的矛盾?
作為行業來講,首先我們要積極響應,同時要轉變思路,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壓減粗鋼產量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有利于保持資源供需平穩、有利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有利于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關注的不能僅僅是總量,還要關注結構的優化。因此,壓減產量還是需要有導向的,要導向優秀企業,導向未來需求大的新產品。鋼鐵投資也要符合這一原則,決不能投在規模上,鼓勵在提升品種質量、綠色化、智能化方向上加大投資,促進我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我們還要重新認識鋼鐵進出口。鋼鐵行業的首要任務是要保障供給,要發揮好進出口市場的調節作用,適當增加尤其是鋼坯等初級產品進口,來滿足國內鋼鐵需求,這也符合國家“雙循環”的發展格局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導向。我國鋼鐵行業面臨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且兩大約束越來越嚴格,適當擴大進口正是雙重約束下的解決方案。
第二,相關政策轉向不能過急,限制生產要適度,避免造成市場劇烈波動。為鞏固“十三五”鋼鐵去產能成果,維護我國鋼鐵行業平穩運行,建議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處理好需求、產量、資源、低碳的關系,確保鋼鐵行業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壓減粗鋼產量。在政策機制上,可以充分借鑒“十三五”期間去產能和取締“地條鋼”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同時加強與行業協會和企業的聯系,及時了解企業的訴求,做好充分準備應對市場變化。
第三,在適當擴大進口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市場監測。中國的市場是高度開放的市場,在通過擴大進口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要防止不公平競爭,防止過量的、不適合國內需求的進口產品沖擊國內市場,侵害國內鋼廠的利益。
第四,還要堅持分類施策和有保有壓,確保優勝劣汰。過去20多年鋼鐵壓產的實踐證明,往往守規矩的企業產量被限、而不規范不守規矩的企業產量劇增,有違公平性,影響了行業發展,也沒有達到初衷。建議壓減產量要依法依規,可以碳減排、以環保為切入點,杜絕“一刀切”和“切一刀”簡單攤派任務,對達到超低排放A級企業、電爐鋼企業不停、不限,以此維護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要探索立法手段建立長效機制。過去用行政審批手段嚴控鋼鐵產能的方式備受業內外詬病,雖然“十三五”期間鋼鐵去產能成效顯著,但國家、地方和企業在管理成本、資金支持、資產損耗等方面均付出巨大代價。今后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有必要研究出臺碳約束法規條例,通過建立公平、合理、科學的法律制度,在各行業形成碳排放管理體系。在碳約束法律和管理體系下,建議要探索建立鋼鐵企業碳排放指標管控和交易平臺,形成以碳控鋼的法治化、市場化長效機制。
需要強調的是,短期來看,“十四五”初期可能就是鋼鐵產量的達峰階段。從長期來看,不鼓勵大家按照最高的需求來配置產能。到目前為止,我認為鋼鐵產能已經可以滿足需求,如果短期內不滿足可以用進口來解決,用“雙循環”來解決。
來源:中鋼協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enx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