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月2日,首鋼股份組織黨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舉辦“綠色制造 低碳發展”視頻專題講座。邀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冰做題為《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下鋼鐵企業的機遇與挑戰》的講座,同時發布《首鋼股份公司關于成立綠色制造委員會的通知》。擂響了戰鼓,吹響了號角,踏上了綠色制造、低碳發展的新征程。公司領導和各單位助理級以上人員參加。
李冰是正高級工程師,國家MRV專家咨詢組成員,TC459能量系統標委會專家成員、鋼標委節能標準工作組專家成員,中歐碳市場基準線項目專家,長期從事鋼鐵低碳發展理論方法、技術工具和應用實踐工作,在碳核算方法學、碳配額分配技術方案、減排路線圖、減排成本分析等方面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協助政府部門及相關國際組織完成《鋼鐵企業CO2排放現狀研究核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技術需求評估項目》等一系列行業“熱焦難”問題研究。參與完成了鋼鐵、焦化企業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學及國家標準的編制等工作。李冰詳細全面講述了碳達峰及碳中和的相關政策、展望,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鋼鐵企業低碳轉型的進展、實踐,詳細闡述了綠色制造、低碳發展的對策、做法,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低碳發展路徑,對鋼鐵企業如何搶抓機遇、應對挑戰,有很強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劉建輝高度評價了李冰的講座,指出首鋼股份綠色制造、低碳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和愿景,意味著我國更加堅定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產業轉型和升級,走上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
這是踐行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我國鋼鐵行業面臨巨大的低碳轉型壓力。2021年,工信部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大力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同時進一步加大力度,堅決壓縮粗鋼產量。作為國有企業、上市公司,責任在肩,使命重大。
這是滿足客戶需求的必然要求。歐洲、美國等世界多國都在實施低碳減排發展相關舉措,汽車板、電工鋼等高端領先產品客戶也都對綠色低碳供應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不能與時俱進滿足要求就要面臨淘汰。
這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挑戰和機遇并存,首鋼實施搬遷調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深化了品牌。面對新的壓力和挑戰,積極應對、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就會帶來長久生存發展的機遇。
就下一步工作推進,劉建輝強調
▲一要提高認識,干好當下、立足長遠,認準大勢、順勢而為。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提高全員認識,實時關注政策要求,保證落實。
▲二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公司“兩會”明確把綠色制造擺在“四個制造”首位,要堅持把綠色制造具體化。綠色供應鏈要探討研究對標先進,分解指標,精準實施;超低排放水平要進一步提升,把減碳與超低排放統籌起來,一體抓、綜合管控;低碳減排相關標準的制定要積極參與,吃準政策、明確標準;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相關工作要力求做到極致。
▲三要創新思維做事,實現技術突破、保質創效。要充分認識到循環經濟當前和長遠的重大意義,對所有固廢資源化、最大化、效益化。做到減碳,合理有效利用。深化高強鋼減重、高牌號電工鋼節能等全生命周期減排。既要用好當前現有技術節能減碳,也要謀求長遠先進技術研發跟蹤。同時,提升綠色工廠水平,美化環境,綠化吸碳。
▲四要落實綠色制造委員會責任,把工作做到極致。要細化方案,快速行動,認準的事快定、定好的事快干、干就干最好。我們既要做鋼鐵超低排放的樣板,也要做低碳發展的樣板。要干好當下、規劃好長遠,實實在在地抓落實,見成效,與時代同行,推進高質量發展。
孫茂林主持會議,要求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傳達學習,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堅持問題導向、精益求精,堅持自身努力、眼睛向內,堅持系統思考、找準定位,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嚴守生命線,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
來源:網絡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