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中國工信部近日就《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釋放中國規范稀土行業管理,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號。受此影響,18日,A股稀土永磁板塊強勢上漲,盛和資源、廣晟有色等多股漲停。
征求意見稿共29條,明確稀土管理職責分工,稀土開采、冶煉分離投資項目核準制度,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總量指標管理制度等,并強調加強稀土的全產業鏈管理,強化監督管理。其中提到“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國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限制或者停止稀土開采、稀土冶煉分離。”這引發多方關注。
香港《南華早報》稱,稀土可以用于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等多種產品的制造,以及石油提煉過程。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2019年占全球產量近63%,并擁有近37%的儲量。2015年至2018年,美國約80%的稀土從中國進口。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盡管面臨包括礦石質量和成本在內的挑戰,美國已著手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美國藍線公司與澳大利亞稀土生產企業萊納斯聯合,在得克薩斯州建立一家稀土加工廠。另外,日本也在尋求稀土的替代供應。
中國稀土行業人士1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稀土本身產值并不是很高,但輻射的產業鏈價值很高,這也是歐美、日本發達國家重視稀土的根本原因之一。但《管理條例》是對過去所有相關政策的一種系統展示和重申,主要意在規范國內的生產經營秩序。雖然里面提到了限制或者停止開采和冶煉的內容,但還是歡迎海外高科技產業來中國。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出臺《管理條例》主要還是出于中國對自身資源的管理和環境的保護。短期或許會造成稀土價格的上漲,但如果未來新能源開發能持續創造需求,那么價格上漲就具備可持續性,從而帶動國內外稀土生產。美國《福布斯》雙周刊17日報道稱,中國去年稀土出口從2019年的46330噸降至35448噸,也有為應對國內電動汽車新需求而進行儲備的因素。
轉自:網絡
- [責任編輯:Catherine Re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