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全國的稀土產值70%以上來自于磁材,抓住磁材,就是抓住了稀土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曾聯合下文指出:要加快實現稀土永磁材料及應用器件產業化。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稀土永磁科技安全、節能、高效、綠色、環保,他建議,包頭把稀土材料的價值用到最大化,成為世界磁材產業中心。
今年以來,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以全力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為目標,通過招大引強、政策引導、科技創新等系列措施,以磁科技帶動磁應用、磁應用帶動磁材料,鼓勵企業發展中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生產高磁性能、高穩定性、高一致性的永磁材料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改進生產、加工檢測技術及裝備,提高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性能磁性產業的影響力,助力包頭“磁都”建設。
深耕“磁”應用 推動稀土功能材料做大做強
穿行在包頭市科銳微磁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000噸快淬磁粉產業化項目現場,機聲隆隆、焊花四濺,項目一期工程年產2000噸快淬磁粉、500噸注塑釹鐵硼顆粒料、500噸注塑磁體生產車間正在加緊建設。據該公司總經理藺繼榮介紹,該項目預計2021年年底投產一臺套設備,2022年年底全部達產。屆時,年產值可達3.1億元,年銷售收入約4.12億元。工程全部完成后,包頭將建成粘結快淬磁粉、注塑顆粒、注塑磁體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
今年,包頭稀土高新區充分發揮稀土資源和既有產業優勢,實施總投資81.13億元的稀土重點項目26個,通過龍頭企業帶動、骨干企業集聚、新興企業蓬勃的良好態勢,全力打造以天和磁材、英思特、韻升強磁為龍頭企業,形成金屬釹或鐠釹-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電機、垂直軸風電發電機、稀土核磁共振等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鏈,加快高效永磁電機產業園、長安永磁、金磁磁傳動、江馨微電機擴建等項目建設,推動大地熊磁電、永真靜平磁性材料、中鑫安泰磁業等企業投產達效。
“目前,磁性材料依然是包頭稀土產業發展的重頭戲。2019年全球釹鐵硼的產能為17萬噸,包頭永磁材料產能達到3萬噸,約占全球的六分之一,優勢非常明顯。我們要延續既有優勢,拓寬稀土功能材料發展,延長永磁材料產業鏈,支持“用磁”材料企業做大做強。”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主任池建義說。
鍛長板補短板 打通稀土產業發展全鏈條
隨著20余家稀土企業的入駐,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正對推動稀土產業邁向中高端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布局稀土全產業鏈,加速建成全國電鍍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基地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包括45棟生產車間。 “基地落成前,包頭稀土產品很難做成終端產品。基地落成后,不僅打通了稀土行業向終端邁進的瓶頸,還填補了包頭稀土無電鍍的空白。”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業中心總經理安永平信心滿滿地說。
包頭稀土高新區正通過統籌規劃、科學研判、遠景布局,逐步占領全球稀土市場制高點,推動稀土產業振翅騰飛。
據了解,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已形成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五大產業鏈條”,稀土及配套企業已突破百家,從業人員累計超萬人,已形成集稀土科研、生產、檢測、交易為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群,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稀土儲氫材料和稀土拋光材料的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磁材產量已提升到全國第三,連續5年保持30%以上增速,產能達4.5萬噸。稀土新材料產值約占稀土產業總產值的50%。
“稀土永磁材料是產業發展的‘鍛長板’,我們要一如既往發揮磁材優勢,讓企業產品實現差異化競爭。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全力補齊發光、拋光、催化材料領域短板,通過科技創新,拓寬稀土功能材料領域面,助推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池建義說。
強政策重創新 加速推進“世界磁谷”建設
走進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百級無塵車間,機聲隆隆,燈火通明,像素可達6400萬、可實現2cm內微距拍攝、配套5G手機產品的全自動對焦馬達生產線正在滿負荷生產。
今年一季度,因受疫情影響,該企業遭遇員工不能如期返崗和用工短缺困境,迫使10條全自動對焦馬達生產線只能正常運轉4條,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訂單交付和生產經營。
“包頭稀土高新區聯合包頭市有關部門多方考察、幾經周折,調來近400名工人,我們根據自身情況最終留用了100余名,幫助我們擺脫了人手不足的困境。”該企業總經理許德光告訴記者,今年企業將擴增8條生產線,產值有望比2019年增長3倍以上。
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稀土永磁材料深加工及稀土新材料磁應用器件研發、設計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以來,企業為手機3C系列產品生產的永磁組件市場供不應求,上半年,企業產值又創新高。“企業在受疫情影響的不利局面下,在用工、原材料供應、資金上均得到了包頭稀土高新區的幫助,今年企業發展形勢持續向好。”該企業人力行政總監劉亞麗說。
著眼高起點布局,著力產業規模和行業地位的快速提升,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落實《包頭市關于進一步加快稀土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支持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發展十條政策》,配套出臺《稀土高新區對稀土新材料企業給予銷售獎勵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從原料保障供應、用地政策、基礎設施建設、電價優惠、產業基金、銷售獎勵及貸款貼息等10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與此同時,包頭稀土高新區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著力構建“兩院五園”協同創新的稀土研發新格局,累計建成稀土類企業研發中心30家、占內蒙古自治區研發中心的38%,稀土類院士工作站5家、占內蒙古自治區院士工作站的71%,重點實驗室4家、占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的80%,全面提升了稀土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駐區80%以上的稀土企業建立了自動控制、在線監控及數據實時傳遞系統,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一致性顯著提升。
如今,包頭稀土高新區依托包頭稀土研究院、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一帶一路“中歐重點實驗室”和8個院士工作站、30個企業研發中心匯聚起的強大科研力量,著力提高稀土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速“世界磁谷”建設步伐。
來源:中國有色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enx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