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近日從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獲悉,近年來,按照國土資源部的部署,我區積極開展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積極推進規劃的有效實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統籌資源勘查,促進找礦重大突破。根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勘查礦種、勘查方向、勘查區域和勘查項目,制定了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方案,積極引導部署財政資金和市場資金投資勘查,并取得明顯成效。2008-2011年實現勘查投入約14億元,新發現礦產地30多處,新查明資源儲量(333及以上):鋁土礦(礦石量)7億噸、錳(礦石量)8186萬噸、鉛鋅658萬噸、鎢(WO3)17萬噸、錫13萬噸、銅39萬噸、銻1.5萬噸、金129噸、銀3514噸、高嶺土(粘土量)3億噸。
二是統籌資源開發,促進礦業經濟發展。2011年,全區礦石開采總量為2.19億噸,礦業增加值約140億元左右,礦業和相關能源與原材料加工制造工業增加值約1000億元左右。全區礦山布局逐步趨于合理,6大礦業經濟區礦業經濟逐步增強,自治區規劃礦區的重要作用逐步顯現。全區礦山總數從2007年的5096座減少至2012年底約4300座,減少15.6%。資源利用率逐步得到提高,到2011年底,全區主要金屬礦產平均采選綜合回收率達60%以上,主要非金屬礦產平均采選綜合回收率達70%以上,煤礦平均開采回采率達85%以上,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達40%以上。
三是統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關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空間部署和安排,進一步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2008年以來,生產礦山以企業為主體,按照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全面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同時,加大對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財政投入力度。2008-2011年,全區共投入財政資金約4億元,對70多個礦山進行了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到2011年底,全區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超過30%,歷史遺留礦山礦區土地復墾率接近30%。
四是統籌資源管理,促進礦政管理規范化。通過礦產資源規劃的嚴格實施,結合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和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和保護的管理文件和辦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行為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市場進一步得到良性發展,礦產開發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和節約集約利用方向發展。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