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冶金報》從天津南疆海關獲悉,今年第一季度,經天津南疆海關實施水尺計重的天津口岸進口散裝錳礦共計564.4萬噸,批次和重量同比分別增加了55.8%和63.6%,進口散裝錳礦持續增長,進口量創歷史新高。在進口量大幅增長的同時,貨物短重情況依然嚴重。
天津港是國內錳礦進口第一大港,占全國進口總量的85%。第一季度,天津南疆海關共檢出313批次進口錳礦短重,短重重量為4.7萬噸,索賠金額共計1102.4萬美元。其中,從加蓬、馬來西亞、科特迪瓦3國進口的錳礦短重批次均超該國進口批次的50%。從加蓬進口的錳礦短重情況尤為嚴重,128批次中有116批次短重,占比達90.6%,短重率居首位。
針對這一形勢,天津南疆海關將繼續加強對進口錳礦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宗資源性商品的檢驗鑒定工作:一是加強業務研究和分析,匯總典型錳礦短重案例和原因,建立重大短重案例專屬檔案,對短重索賠情況進行后續跟蹤調查;二是利用水尺計重信息化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篩選重復頻繁短重的船舶與港口記入動態黑名單,建立聯網檔案,便于海關提前安排布控,有效進行風險預警;三是加強對第三方檢驗鑒定機構的監督管理,維護檢驗鑒定市場良好秩序。(來源:網絡)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liujian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