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爆乳bbwbbwbbw,女婿有劲枪枪到底小峰小说,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掀开奶罩边躁狠狠躁苏玥视频,无码专区3d动漫精品,去阳台跪着把屁股抬起来,精品国产丝袜黑色高跟鞋


山西省氧化鋁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路徑分析

  • 2019年06月13日 17:05
  • 來源:中國鐵合金網

  • 0
  • 關鍵字:鉬精礦 電解銅 銅礦 電解鋁 鋁錠 金屬鎂 鎂錠 鎂合金
[導讀]山西省氧化鋁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路徑分析

山西省氧化鋁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路徑分析

1、氧化鋁材料簡介

氧化鋁(Al2O3)是一種高硬度的化合物,熔點為2054℃,沸點為2980℃,在高溫下可電離的離子晶體。氧化鋁是將鋁土礦(也稱鋁礬土)原料經過化學處理,除去硅、鐵、鈦等的氧化物而制得,Al2O3的含量一般在99%以上。90%的氧化鋁用于電解鋁的生產,其余用途還包括耐火材料、磨料、拋光粉、陶瓷、釉料、寶石材料、激光材料等。

氧化鋁目前主要采用堿法生產,包括拜耳法、燒結法和聯合法。全球約95%的氧化鋁都是由拜耳法生產的,拜耳法適用于處理品味比較高的鋁土礦;燒結法主要用來處理品味低的含硅高的一水硬鋁石礦,也可以燒結赤泥;聯合法是對于鋁硅比(A/S)為4-7的鋁土礦,采用拜耳法和燒結法聯合處理工藝,以獲得比單純拜耳法或燒結法更好的經濟效果。其中,聯合法需要在拜耳法生產的基礎上配套燒結法的設備,前期投資較大,因此未得到廣泛應用。

通常生產1噸氧化鋁將消耗2噸鋁土礦、0.3~1.6噸石灰石、1.5噸煤炭、25公斤堿、2~7噸新鮮水。生產1噸電解鋁將消耗2噸氧化鋁、22~25公斤氟化鹽、12~14MWh電力、碳素陽極(毛耗,由石油焦和煤瀝青制成)500~550公斤。另外,每生產1噸氧化鋁將產生0.9~1.7噸赤泥。

2、氧化鋁產業鏈分析

90%的氧化鋁都用來生產電解鋁,其他還可用于磨料、拋光粉、耐火材料、陶瓷等領域。氧化鋁按照純度分類可分為普通型和高純氧化鋁,前者純度小于99.99%,后者是一種白色晶狀粉末,純度為99.99%以上。高純氧化鋁根據純度的不同,應用范圍也不同:4N5-5N(99.995%-99.999%)可應用于鋰電池隔膜及陶瓷;4N5(99.995%)可用于LED藍寶石襯底;4N-4N5(99.99%-99.995%)可用于集成電路、熒光粉、消費電子。

二、山西省氧化鋁產業情況分析

1、鋁土礦儲量概況

鋁土礦是生產氧化鋁的主要原材料。全球鋁土礦成礦帶的礦產資源量估計為750億噸,非洲、亞洲、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大洋洲分別占全球鋁土礦資源量的21%、18%、21%、23%。2015年全球探明鋁土礦儲量為280億噸,幾內亞、澳大利亞、巴西、越南、牙買加分列全球鋁土礦儲量前五位,儲量均超過20億噸。其中,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兩國的鋁土礦儲量分別為74億噸、62億噸,合計占全球總儲量的近一半。中國鋁土礦儲量約為8.3億噸,占世界儲量的2.96%,世界排名第八位。

國外多數鋁土礦以三水鋁型及三水鋁石——一水軟鋁石混合型為主,礦石質量較好,具有高鐵、低硅、高鋁硅比的特點。而國內的鋁土礦質量較差,以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為主,適合露采的礦床較少,只占34%。

從全球鋁土礦產量分布情況來看,2018年,全球鋁土礦產量為3.24億噸,同比增長5.07%;澳大利亞、中國、幾內亞、巴西、印度分列全球前五,產量分別為9614萬噸、6902萬噸、5416萬噸、3812萬噸、2352萬噸,分別占全球總產量的30%、21%、17%、12%、7%,合計占全球鋁土礦總產量的87.6%。其中,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鋁土礦合計產量超過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中國和巴西與上一年產量相當。

從歷年鋁土礦產量走勢來看,自2006-2014年間,中國鋁土礦產量增速明顯快于全球鋁土礦產量增速。2016年,受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力推行及環保限產等政策的持續實施,中國鋁土礦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2017年國內鋁土礦產量再次增長至6901萬噸,創造國內鋁土礦產量的新高。

根據國家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8》,2017年中國鋁土礦查明資源儲量新增1.58億噸后達到50.89億噸,比2016年增長4.9%;較2014年增長10.69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8.18%。中國鋁土礦主要分布在廣西、貴州、河南、山西四地,儲量分別為4.92億噸、1.44億噸、1.43億噸、1.42億噸,合計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91%。其中,僅廣西省鋁土礦儲量就占全國總儲量的49%,山西省鋁土礦儲量占全國基礎儲量的14%,居全國第四位。

2016年底,國家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列出的5個鋁土礦國家規劃區中有4個在山西。

根據每生產1噸氧化鋁需要約2噸鋁土礦來計算,國內鋁土礦產能不能滿足我國氧化鋁企業的需求。從中國鋁土礦產量和其進口數量的對比來看,除2009年全球金融及2014年國內經濟呈現下滑的影響外,國內鋁土礦進口數量與產量的比值常年保持0.5以上,2007、2008、2011、2014年比值超過了1,國內鋁土礦產量缺口將持續保持較大缺口,且依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鋁土礦進口量累計8262萬噸左右,較2017年同期增加約20.5%。2018年,幾內亞是中國最大鋁土礦來源國,供應量達3819萬噸左右,同比增加約38.2%;其次是澳大利亞,供應量約2977萬噸,同比增加約16.8%。印尼是當月中國第三大鋁土礦來源國,供應量約為754萬噸,同比大幅增加近4.8倍。

2、山西省氧化鋁產能產量情況

自2000年以來,中國氧化鋁產業發展迅猛,產能產量快速增長,占全球氧化鋁總產量的比重持續提升,至2018年已達到54.2%,比2003年高出43.8個百分點。國內氧化鋁產量已由2013年4438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7253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3%。山西省氧化鋁產業同樣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產量從2013年的785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2024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6%,比全國氧化鋁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高6.3個百分點。

從山西氧化鋁產業發展態勢與全國對比來看,隨著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及省政府對發展“煤電鋁材”產業鏈的大力扶持,近年山西省氧化鋁產能增速明顯快于全國。產量方面,山西省氧化鋁產量與全國氧化鋁產量增速相近,2016和2018兩年略高于全國水平。2017年及以前,山西省氧化鋁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全國水平,但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至2018年降至80.6%,比全國氧化鋁產能利用率低3.3個百分點,較2015年下降14.2個百分點。

國內氧化鋁產能主要分布在山東、山西、河南、廣西、貴州、云南、重慶和內蒙古8個省份。其中,山東和山西氧化鋁建成產能分列前兩名,年產能規模分別為2910萬噸、2585萬噸,占全國已建成產能的比重分別為34.5%、30.7%,合計占國內總產能的65.2%。2018年,8大氧化鋁生產省份的新增產能為185萬噸,同比增長2.25%。其中,河南和廣西出現不同程度的產能下降情況,其余6省新建產能為正增長;山東省氧化鋁產能同比增長僅為0.34%,基本與上年持平;山西省氧化鋁產能增速較快,同比增長10.71%,年新增產能250萬噸,居國內新增產能首位。

2018年,山東、山西、河南、廣西4省的氧化鋁產量分別為2391萬噸、2082萬噸、1112萬噸、81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為33.8%、29.5%、15.7%、11.5%,合計占國內總產量的90.5%。其中,僅山東、山西兩省的合計產量占全國氧化鋁總產量的63.3%。與2017年相比,山東、廣西、貴州3省的產量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其余省份的氧化鋁產量呈現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長,其中山西同比增長3.24%。

國內各省氧化鋁產能利用率方面,河南、廣西、貴州均超過90%,分別為97.94%、96.81%、91.04%;山東和山西的產能產量居全國前兩位,但是產能利用率并未保持領先,分別為82.16%、80.55%;重慶和內蒙古氧化鋁產能利用嚴重不足,產能利用率分別為38.89%、35.14%。

受益于山西省資源稟賦及產業配套的成熟度,省內氧化鋁產業擁有較好的成本優勢,結合省委省政府對發展鋁產業的重視和支持,近年山西氧化鋁產能、產量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但由于環保限產、產能爬坡等因素影響,山西氧化鋁產量增速在2016-2018年均小于氧化鋁產能增速。

3、山西省氧化鋁企業情況

目前山西省共建成15家氧化鋁生產企業,建成產能2575萬噸,產業集中度高,主要分布于呂梁、忻州、運城、晉中和陽泉5個地區。其中,呂梁氧化鋁企業共計10家,產能合計達到1495萬噸,占全省氧化鋁總產能的比重為58.06%;忻州原平地區產能300萬噸,占全省總產能的11.65%;運城市氧化鋁合計產能為370萬噸,占比14.37%;晉中市產能已達到300萬噸,產能占比11.65%;陽泉市產能110萬噸,占比4.27%。

呂梁市作為全省氧化鋁產業龍頭地區,主要布局在孝義、交口、興縣和柳林,產能分別為785萬噸、370萬噸、220萬噸和120萬噸,分別占全省氧化鋁產能的30.49%、14.37%、8.54%、4.66%,合計占比達到58.06%。其中,僅孝義市就擁有6家氧化鋁企業。

全省氧化鋁產能共在9個縣或縣級市布局,孝義市、交口縣、靈石縣、原平市、河津市、興縣的產能規模均達到200萬噸/年以上,合計占全省總產能的87%。僅有陽煤集團一家省屬國有企業擁有氧化鋁生產企業,產能規模為110萬噸/年。中國鋁業集團在省內擁有三家氧化鋁企業,分布在呂梁交口縣、呂梁興縣和運城河津市三地,總產能為580萬噸/年,占全省總產能的22%,產能規模位列省內第二。山東信發集團在山西省的氧化鋁產能位列第一,規模為620萬噸/年,占全省總產能的24%,企業布局在呂梁孝義市和呂梁交口縣。杭州錦江集團在呂梁孝義市和運城平陸縣分別布局兩家氧化鋁企業,年產能規模380萬噸,合計占比約15%,位列全省第三。國家電投集團和東方希望集團分別在忻州原平市、晉中靈石縣布局年產能均為300萬噸的1家企業。

4、產品價格走勢

受2015年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下行的影響,以煤炭、鋼鐵、有色為代表的周期性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快速下跌,至2016年1月氧化鋁價格在持續下跌后迎來波動向上的趨勢。而鋁土礦價格則從2015年1開始短暫下跌后就逐步企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價格基本穩定,后期走勢也基本以短期調整再平穩發展為主要趨勢,價格較為穩定,波動較小。總體來看,國內鋁土礦價格波幅較小,且價格變化滯后于氧化鋁。

從進口鋁礦石價格走勢來看,2018年,從印尼進口的鋁土礦在日照港、龍口港、青島港的平均價格分別為392.47、431.02、321.15元/噸,分別同比下降5.6%、14.9%、0.9%;國內貴陽和百色的鋁土礦平均價格分別為311.43、280.20元/噸,較上一年分別增長32.2%、21.9%;國外進口鋁土礦價格與國內產鋁土礦價格逐步接近。

5、下游產業發展情況

2014年以來,國家將電解鋁納入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進行調控,新增電解鋁產能項目必須要嚴格落實產能置換,但由于跨省置換產能難度大、成本高,導致山西省“煤-電-鋁-材”一體化發展難以突破。從全國鋁工業產業格局來看,山西省處于鋁土礦大省、氧化鋁強省、電解鋁小省、鋁加工弱省的地位,結構性矛盾突出。省內鋁工業發展與資源稟賦極不相稱,產業鏈條不完整,產業上下游間未有形成集約發展的模式。

根據美國期刊《輕金屬世代(LMA)》提供的數據,2017年,全世界可生產原鋁的國家共計43個,總設計產能約7871.7萬噸/年,實際在產的6249.7萬噸/年;全球原鋁產量為6387萬噸,其中中國的產量達到3227.3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0.53%。

我國電解鋁生產布局較廣,主產地主要為山東、新疆、河南、內蒙古、甘肅、青海等地,2016年產量合計為2481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7.8%。其中,山東、新疆兩省電解鋁產量分列全國前兩位,產量規模分別為831萬噸、63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為26.1%、19.9%,合計占國內電解鋁總產量的近一半。山西省作為氧化鋁生產大省,但電解鋁生產規模較小,產能僅為121萬噸,2016年全年產量僅為86.8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7%,位列全國第9。

根據電解鋁的生產工藝流程,電解鋁主要的生產成本由原材料、能源、人力及折舊、稅收等財務費用構成。其中,氧化鋁、預焙陽極原材料和電力能源成本在電解鋁生產成本中起主導作用。而每生產1噸電解鋁需要1.9-2噸的氧化鋁,其成本占電解鋁總成本比重約30-40%。氧化鋁生產成本主要由鋁土礦、燒堿、石灰石、能源成本等構成,生產1噸氧化鋁需要消耗2.3-2.5噸鋁土礦、120-140公斤燒堿、200公斤石灰石。隨著國內高品位鋁土礦資源的日漸消耗以及環保政策的趨嚴,國內對進口高品質鋁土礦的依賴程度將持續加大。

據鋁融網統計,近年來電費占鋁錠成本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為22.5%。其中,亞洲19.9%、歐洲23%、美洲23%、大洋洲23.8%、非洲24.5%。根據2017年4月統計數據,電解鋁開工產能加權平均電價最低的省份是新疆(0.182元/千瓦時),之后依次是四川(0.279元/千瓦時)、陜西(0.287元/千瓦時)、山東(0.289元/千瓦時)、甘肅(0.300元/千瓦時),河南(0.434元/千瓦時)為全國最高。

鋁材加工產業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廣東、江蘇4省,2018年鋁材產量分別為858萬噸、852萬噸、472萬噸、278萬噸,分別占全國鋁材總產量的18.8%、18.7%、10.4%、6.1%,合計占比約54%。2018年山西省鋁材產量46.31萬噸,僅占全國總產量的1.0%,排全國第22位。

鋁行業的最終產品為鋁材,鋁材產品主要包括工業型材、建筑型材、熱冷軋鋁板帶、箔材等。其中,工業型材主要用于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汽車、軍工、機械、集裝箱、電子等領域;建筑型材主要用于建筑門窗、幕墻等;鋁板帶菜主要用于印刷業(PS/CTP版基)、罐體罐蓋料、建筑裝飾板等;鋁箔主要用于藥品、煙草、食品包裝和鋁電解電容器等。目前國內鋁材產品結構以型材為主,約占50%左右,其次為板帶箔材,約占30%,其余為鑄壓件。

從下游需求端來看,鋁工業的主要下游應用包括建筑、電力電子、交通運輸、機械和消費品,對應的行業包括房地產、汽車、家電、電子等。在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預計房地產、汽車、家電等主要鋁材消費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較為平穩,增速將持續放緩,剛性需求將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因此鋁工業的高端發展和應用將成為新的方向。

從消費結構來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統計,2017年建筑業是鋁材最主要的消費領域,消費量約占39%左右,其次為交通運輸、電子電力和耐用消費品等工業領域,消費量分別占17%、16%、14%左右。安泰科統計2017年中國原鋁消費量達到3540萬噸,同比增長7.9%,占全球原鋁消費總量的55%,其中建筑&結構、電子電力、交通運輸、耐用消費平消費量居前,分別為1136萬噸、539萬噸、440萬噸、401萬噸,分別占總消費量的32.1%、15.2%、12.4%、11.3%,合計占比約71%。

三、山西省氧化鋁產業競爭力分析

1、資源稟賦優勢

山西省有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發展煤電鋁材產業的自然稟賦,省內鋁土礦資源非常豐富,截止2015年底,累計查明鋁土礦資源儲量16.2億噸,保有資源儲量約15.27億噸,約占全國鋁土礦查明資源儲量的32.5%,居全國首位。其中,僅呂梁市鋁土礦保有儲量6.49億噸,占全省的42.5%。

2、氧化鋁產業優勢

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氧化鋁建成產能2585萬噸,約占全國總產能的三分之一,排名全國第2位,全年氧化鋁產量2082萬噸,占全國的29%,打造了南部、西部和中部三大鋁工業產業集群,形成了以中鋁、國電投、信發、錦江、東方希望、陽煤等大型企業集團為骨干、技術水平較先進的產業體系。

3、產業配套優勢

山西省是全國鋁土礦、煤炭、電力資源和區位等優勢組合匹配最優的省份,發展鋁工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是業界公認的發展鋁工業最佳地區。2017年,全省發電量為2824億千瓦時,用電量1991億千瓦時,近833億千瓦時的電力仍需外送,占總發電量的29.5%。

截至2018年5月底,全省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277座、變電容量1.6億千伏安,輸電線路3099條、長度5.07萬公里,并初步形成以“三交一直”(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蒙西—晉北—天津南、榆橫—晉中—濰坊交流,±800千伏晉北—江蘇直流)特高壓為核心,以500千伏“三縱四橫”為骨干網架,220千伏分區環網運行,110千伏及以下電網等級覆蓋全省城鄉的供電網絡格局。

2017年4月26日,山西省經信委和山西省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對<山西省鋁循環產業園區局域電網運營試點方案>的批復》(晉經信電力字﹝2017﹞139號),正式批復晉能集團上報的《山西省鋁循環產業園區局域電網運營試點方案》。山西省鋁循環產業園區局域電網按照增量發電機組、增量配電網和增量用戶的原則,建設晉能大土河電廠、晉能孝義電廠與興縣鋁循環園區50萬噸輕合金項目相連的220千伏電壓等級為骨干的局域電網,不僅可以充分消納晉能集團區域內煤炭資源,促進晉能集團電力產業經營情況的改善,還將增強所屬電網網架結構,切實降低下游用戶用電成本,推動我省資源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4、政策支持優勢

2017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42號)文件指出,要健全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機制,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國家在重大生產力布局特別是戰略新興產業布局時給予山西省重點傾斜。支持山西省創建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和鋁鎂合金等新材料創新中心。完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政策體系,開展“煤-電-鋁-材”一體化改革試點,推動鋁工業轉型升級。

根據國發42號文,以鋁錠不出省、鋁液不落地為前提,實現資源的就地轉換和集群化發展,打造以鋁終端產品為核心的集約化、循環化、生態化產業體系為總體思路,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煤-電-鋁鎂-材”一體化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并上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2018年3月底,山西省經信委印發《山西省有色金屬工業2018年行動計劃》,推動電解鋁產能置換,鼓勵中鋁集團、國電投等已在山西省布局氧化鋁項目或取得鋁土礦資源的企業,積極將集團內部電解鋁產能向山西省轉移,省內鋁土礦資源優先保障向本省轉移電解鋁產能的企業。之后印發的《山西省打造優勢產業集群2018年行動計劃》中提到,以“煤-電-鋁鎂-材”等一體化發展為方向,打造傳統產業集群。重點推進呂梁、運城兩個百萬噸鎂鋁合金基地建設。

四、山西省氧化鋁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分析

1、產業鏈結構不完整

山西省氧化鋁產業鏈目前存在“頭重腳輕”的情況,產業鏈上下游規模嚴重失衡。上游鋁土礦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氧化鋁產能產量居全國第二,但中游電解鋁和下游鋁材加工產業規模較小,分居全國中位和末位。

2、企業集中度不夠

山西省氧化鋁產業度較差,全省氧化鋁生產企業共計15家,規模最大的企業年產能為340萬噸,年產能在200-300萬噸的企業共7家,年產能在100-200萬噸的企業共3家,年產能在100萬噸以下的企業共計5家。其中,年產能100萬噸以下的企業均分布于山西省呂梁市,且50萬噸以下的有4家,均分布于呂梁孝義市。相比山東省,其氧化鋁產能產量居全國首位,且產能集中度較高,省內共有5家氧化鋁生產企業,年產能約2850萬噸,其中濱州高新鋁電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和茌平信發華宇氧化鋁有限公司(信發華宇)的產能分別為1800萬噸、600萬噸,規模最小企業的年產能為100萬噸。

3、產業多倚重于外省企業

15家山西省氧化鋁企業中,4家企業為央企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所控股,合計產能規模為880萬噸,占全省15家氧化鋁企業總產能的34.17%;5家企業為省外民營企業控股,合計產能規模為1300萬噸,占比約50.49%;5家企業為省內自然人控股的民營企業,合計產能規模為285萬噸,占比約11.07%;省屬國有企業僅控股1家氧化鋁企業,產能規模為110萬噸,占比約4.27%。

4、產業鏈延伸存在較大難度

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影響山西電解鋁產業的發展。2013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接連下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關于印發對鋼鐵、電解鋁、船舶行業違規項目清理意見的通知》(發改產業〔2015〕1494號)、《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辦產業〔2017〕656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關于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持續深入推進電解鋁過剩產能的化解工作。2018年6月13日,李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嚴禁在京津冀及周邊重點區域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等產能,提高過剩產能淘汰標準。

生產用電價沒有優勢,難以吸引電解鋁產業落地。電解鋁屬高耗能產業,對電價較為敏感,而目前發電產業仍主要以煤電為主,最終耗能仍未煤炭。燃煤發電成本結構中煤炭約占70%,因此燃煤發電成本基本由煤炭價格來主導。山西省雖為煤炭、火力發電大省,由于煤電仍未真正實現一體化,“市場煤、計劃電”的產業結構使得省內資源稟賦優勢并未充分發揮,火電廠電煤大多以市場價采購,電煤價格在產煤大省中處于較高水平。尤其在2017年,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的轉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快速上漲后持續高位運行,導致山西省內發電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全省42家(單機20萬千瓦及以上)主力電廠有35家虧損,虧損面達到83.3%,凈虧損額近60億元。

5、生產環保問題突出

增加環保設施的建設將增大氧化鋁產品的生產成本,部分廠商為追求高額利潤,對未做處理的工業廢水直接排進當地河流,對污染嚴重的赤泥廢渣等直接傾倒在山谷中,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極大地影響政府、民眾的招商意愿。2016年11月,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對中國鋁業旗下的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山西鋁業有限公司的廢水、赤泥等廢渣、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詳細報道,再次引發民眾對氧化鋁產業環保問題的關注。

五、山西省氧化鋁產業發展路徑探討

1、整合上游產業資源,集約化發展氧化鋁產業

國內氧化鋁產業集中度較高。根據阿拉丁統計,2015年全國已建成氧化鋁產能前十大企業集團分別為中鋁公司、信發集團、魏橋集團、錦江集團、國家電投、東方希望、華銀鋁業、南山集團、香江集團、陽煤集團。這十大企業集團合計建成產能為591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85.7%,其2015年的產量合計為5051萬噸,全國占比為87.5%。

發揮資源優勢,整合省內鋁土礦、氧化鋁產業,提升行業集中度。呂梁是全國全省唯一集能源、資源、電力、電網和產業五大優勢為一體,業界公認的具有鋁產業發展條件的地區,應該積極發揮鋁土礦資源稟賦優勢及氧化鋁產業優勢,通過兼并重組等各種方式對規模較小的企業進行產業整合、產能置換,以更好的整合資源,達到最佳的集約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實質性推進煤電一體化發展,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要充分發揮山西煤炭資源優勢,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煤-電-X”產業鏈。據統計,2017年山西省發電用煤1.2億噸,其中省內自用電煤8000萬噸。若將省內自用電煤價格讓利于燃煤發電企業,則其在參與電力直接交易時將有更大的讓利空間,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對作為用電大戶的電解鋁及其下游產業落地會有更大的吸引力,繼而拉動全省用電量快速增長,提升燃煤機組利用小時數,引導燃煤發電機組成本的持續下降,形成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以晉能集團《山西省鋁循環產業園區局域電網運營試點方案》為試點,推進在省內氧化鋁重點布局區域的局域電網的建設;利用售電體制改革的契機,支持晉能集團、同煤集團、山西國際能源等省屬電力企業與省內重點鋁工業企業、鋁工業產業園區、社會資本等合作設立售電公司以發展增量配電業務,并開展電力直接交易,大幅降低鋁工業綜合用電成本,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3、打造現代化物流產業,推動氧化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鋁工業產業作為大宗商品,原材料購置、產品銷售離不開物流服務。從長期來看,建設現代物流網絡,打通鐵路、公路、港口的互聯互通將為工業化企業帶來更多便利,大幅降低運輸成本,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隨著國內高品質鋁土礦的逐漸減少,未來進口鋁土礦將逐步增長,氧化鋁產業或將逐步遷移至運輸成本更低的沿海地區,因此打通物流環節,降低企業運輸成本,將使得相關大宗商品企業提升競爭力。以晉能集團、交控集團、山西能交投集團等省屬國有企業為引領,整合省內公路、鐵路等物流業資源,打造現代物流服務業,為省內氧化鋁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體系,降低氧化鋁等產品運輸成本。

4、推動智能制造,多途徑延伸鋁工業產業鏈

以山西省工信廳企業技改資金為引導,省屬國有企業可與社會資本、金融機構等合作,通過設立鋁工業產業智能制造技改基金,推動我省鋁工業骨干企業積極實施智能制造改造升級。

對于我省中游電解鋁及下游鋁材深加工產業發展較弱、氧化鋁產業鏈結構和布局不合理的情況,應借鑒國內其他省份鋁工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多種途徑引入電解鋁及鋁材深加工產業,延伸產業鏈,完善鋁工業產業鏈布局,輸出更高附加值的鋁深加工產品,提升我省氧化鋁產業的持續競爭力,逐步將山西省能源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發展優勢。如貴州省通過執行特殊電價政策扶持電解鋁企業,與電解鋁企業直接交易的發電企業僅收取燃料成本;廣西采取自備電廠和高耗能企業組成聯合體的方式降低電解鋁到戶電價;廣西百色地區通過建設局域電網,以100萬千瓦自備機組為支撐,孤網運行,電解鋁用電成本與發電機組內部平衡;新疆鋁工業發展主要依靠低廉的煤炭價格及自備電廠;內蒙古電解鋁企業的自備電廠利用小時數達到8000小時,同時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實質性降低電解鋁等產業的用電價格,并采取風火打捆方式進一步降低交易電價。

由于電解鋁屬國家調控的產能嚴重過剩產業,目前發展電解鋁產業只能通過產能置換的方式開展。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電解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施產能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工信部原〔2018〕12號)、山西省經信委《山西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行業產能置換實施細則》(晉經信投資字〔2018〕89號)的文件精神,省內企業應積極主動通過兼并重組、同一實際控制人企業集團內部產能轉移、產能指標交易等三種方式取得產能置換的指標。省屬國有企業應主動對接,通過戰略投資、交叉持股等方式,積極引導已在省內布局氧化鋁項目或取得鋁土礦資源的企業將其集團內部的電解鋁產能向我省轉移。

5、提升產業綜合利用水平,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氧化鋁的生產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作為一個水資源匱乏的省份,降低廢水排放量,緩解水污染環境,不斷提升廢水利用率應作為未來我省發展氧化鋁產業的重要方向。赤泥是鋁工業提取氧化鋁時產生的污染性廢渣,平均每生產1噸氧化鋁就會排出1-2噸的赤泥。由于赤泥含有大量不容易去除的化學堿,且還含有氟、鋁等其他雜質,目前對赤泥的完全無害化處理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氧化鋁赤泥主要用于用于路基和生產水泥、透水磚等,綜合利用率非常低。隨著氧化鋁產能產量的增長,赤泥的堆存量將不斷提高,占地面積將不斷擴大,帶來環境和安全隱患。因此,應加大對赤泥無害化、資源化的研發應用,努力開發新的產業化綜合利用,實現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來源: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

請登錄后評論!   登錄   注冊
請先登錄再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巩留县| 舒城县| 丰城市| 呼玛县| 清新县| 石阡县| 商都县| 莒南县| 昭平县| 永仁县| 巴马| 凌海市| 平定县| 贵定县| 青海省| 西吉县| 安多县| 巴中市| 三亚市| 祁东县| 诸城市| 营口市| 台江县| 嘉祥县| 宁城县| 湟源县| 西平县| 宝山区| 新和县| 大新县| 桦川县| 二手房| 邛崃市| 巢湖市| 津南区| 乐昌市| 龙井市| 修文县| 开原市|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