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榆林煤礦停復產事件之回顧:榆林地區原煤產量占全國13%左右,對煤炭供給十分重要。因此,自節前“1.12神木百吉李家溝重大事故”以來,市場的關注核心始終在于“榆林地區煤礦停復產狀況如何?”,前后共經歷了“供給大幅減產,但節后將陸續復產供給進一步減產,且短期無法復產,‘兩會’后煤礦復產、供給邊際改善、步入淡季”三個過程。就目前來看,市場依舊在交易煤礦復產所帶來的供給邊際改善,以及三四月份傳統淡季的邏輯。
復產遲緩導致的產能減少估算:第一批被列入重大隱患煤企公示于2019/2/14,其中2120萬噸于3月13日申請復產,期間耗時1個月,其余4560萬噸產能仍未申請復產。再進一步考慮到申請復產后,仍需兩層驗收簽字方可生產,因此估計剩余“重大隱患”煤企復產總耗時至少在1個月以上。即4-5月內,被列入重大隱患的9165萬噸中,仍有7045萬噸產能面臨等待復產或復產困難的情況。
超產整治導致的產量減少估算:綜合來看,在其他地區煤礦并未出現更進一步超產的情況下,后續全國原煤可能面臨3%~6%左右的減量。具體來說:1)被列入“重大隱患”部分煤礦共涉及7045萬噸產能,考慮到超產情況,可推算出原煤在四五月內可能面臨著1.08億噸產量的年化損失量;2)對于已批復生產的煤礦來說,若完全不能超產,則最大年化減量在8600萬噸左右;3)信息最為不透明的“明盤”部分,市場上流傳著2000萬噸和1.3億噸兩個口徑,結合陜西省和榆林市超產產量的測算情況來看,我們更傾向于2000萬噸/年的量。
澳煤通關受阻,進口煤持平穩預期:一則去年提出的“平控”政策仍在持續,二則年初開始的延長澳煤通關舉措也還在進行。進一步考慮到澳煤進口占我國動力煤(598, -0.60, -0.10%)進口6成左右,我們認為四五月進口煤難現大幅放量,但同時也不持有大幅減量預期,因為近期我們觀察到印尼煤炭發貨十分積極。
何時啟動采購需求是煤價能否上漲的核心:多方數據均印證終端需求良好的觀點。雖然后續兩湖一江地區電廠將迎來耗時30-40天左右的常規檢修,但結合歷史數據以及當前的庫存、日耗結構來看,檢修影響有限。同時后續電廠、水泥廠等補庫需求傾向于釋放,而非放緩采購。故我們認為當前動力煤基本面支持價格向上的概率更大,但何時啟動、空間多大,關鍵看后續重點電廠、水泥廠、化工廠等終端的需求表現。
在開始回顧本輪榆林煤礦停復產事件之前,我們先了解幾個數據:
1,2018年全國產出了35.46億噸原煤,其中陜西省貢獻6.23億噸、榆林市貢獻了4.56億噸。
2,陜西省內共有五大煤田,其中陜北侏羅紀煤田資源量占全省53.5%,主產煤種為特低灰、特低硫、中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榆林市正坐落于陜北侏羅紀煤田之內。
換句話說,榆林地區對煤炭行業的重要程度可類比唐山之于鋼材、山西之于焦炭(1973, -2.00,-0.10%)。因此,自節前“1.12神木百吉李家溝重大事故”以來,市場的關注核心始終在于“榆林地區煤礦停復產狀況如何?”這一問題之上。
基于這一直觀認識,我們再來簡單梳理本次榆林地區煤礦停復產的過程:簡單來說,19年1月份以來,市場交易邏輯先后經歷了“供給大幅減產,但節后將陸續復產--供給進一步減產,且短期無法復產--‘兩會’后煤礦復產、供給邊際改善、步入淡季”三個過程。就目前來看,市場依舊在交易煤礦復產所帶來的供給邊際改善,以及三四月份傳統淡季的邏輯,但我們認為這一復產預期存在一定偏差。
為什么我們會認為市場存在預期差呢?邏輯的核心點就在于煤礦復產速度以及表外產量兩處。
2.1、榆林市對于煤礦不規范生產的整治的決心大,力度強
在進一步分析之前,我們先梳理一下榆林市出臺的《榆林市能源局關于做好煤礦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以及近期批復及列入掛牌督察名單的企業名單情況。
通過對上述文件的梳理,我們發現,一則榆林市地方政府對于規范煤礦生產十分重視,復工復產要求明顯嚴于國家標準;二則各環節均落實“誰簽字誰負責”,高度強調追責到人的做法,盡量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三則煤礦復工復產需經歷“自查-書面申請-市縣兩級安監部門現場驗收-市縣兩級安監部門領導及同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簽字”四個階段,耗時漫長。
于此同時,榆林市政府于2019年2月21日再次發布通告,要求“炮采煤礦、邊角煤殘采煤礦、年產45萬噸以下煤礦(共720萬噸,占榆林地區2.33%)、違規承包(托管)煤礦、超層越界開采煤礦”五類重點煤礦全部停工停產?梢姰數卣畬Υ舜握氖窍露Q心,力圖作出一番成績的。
進一步,為了更好的說明近期復產的相關細節情況,我們歸總了自2019年2月13日以來,榆林市政府先后批復的三批復產及列入重大隱患需掛牌督辦煤企名單。
從中可以看到,一則復產煤礦中多數為國有礦,而需督辦的煤企多為民營礦;二則督辦企業中“違規承包、非防爆車入井、生產不規范為主要隱患因素”,同時第三批名單中還有不少企業涉及“超產、越層越界開采”;三則第三批批復清單中方有部分為“第一批列入重大隱患”煤企。此三點特征,一方面應證了前述政府意愿,嚴抓生產不規范問題,尤其重視相關投入不足的民營礦井;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復產步調之緩慢。
對于復產所需時長的預估,我們主要參考第一批被列入重大隱患煤企的情況。這一批共涉及6680萬噸產能,公示于2019年2月14日,其中2120萬噸于3月13日申請復產,期間耗時1個月,其余4560萬噸產能仍未申請復產。再進一步考慮到申請復產后,仍需兩層驗收簽字,我們估計剩余“重大隱患”煤企復產總耗時至少在1個月以上,即4-5月內,仍有7045萬噸產能仍面臨等待復產或復產困難的情況。
2018年陜西省原煤產量為62324.5萬噸,但在冊生產產能為40529萬噸,即便考慮上聯合試運行的9360萬噸產能,也有1.2億噸的超產量,位列全國之首。據了解,民營礦超產情況要遠勝于國營礦。假設民營礦超產80%、國營礦超產20%的比例,測算結果與實際產量差距在5%以內,故我們后續延續此超產比例進行計算。
對于榆林地區表外產量的損失估算,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前文所測算的“重大隱患”部分煤礦共涉及7045萬噸產能,減量確定性較高,進一步考慮到超產情況,可推算出原煤在四五月內可能面臨著1.08億噸的年化損失量。
其次,對于已批復生產的煤礦來說,后續超產與否、超產程度多大,均不好評估,但我們可以通過考慮極端情況來進行一個范圍的測算,即已批復生產煤礦可超產且回歸歷史產量水平,以及已批復生產煤礦不可超產兩種情況。估算下來,此部分超產產量在8600萬噸左右。故已批復生產煤礦部分的減量在0-8600萬噸左右。
最后,就是信息最為不透明的“明盤”部分。“明盤”不是正規露天礦,是以滅火等災害治理為由,剝采淺層煤。根據3月6日的文件顯示,后續神木、府谷地區所有“明盤”均將退出。同時據了解,因為上層領導指示,在去年12月的時候,基本就全停了。這一部分的量,市場上流傳著2000萬噸和1.3億噸兩個口徑。結合陜西省和榆林市超產產量的測算情況來看,我們更傾向于2000萬噸的量。
至此,我們基本完成榆林地區停復產對于四五月原煤供給端的沖擊估算。綜合來看,在其他地區煤礦并未出現更進一步的超產下,后續全國原煤可能面臨3%~6%左右的減量。
(來源:中億財經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gaoyid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