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在上周有外媒宣稱“中國大連港禁止澳大利亞煤炭清關”后,中國外交部已經迅速辟謠,澳政府多名高官也強調此事并非中國的政治報復。24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再次表態,警告國內媒體不要將煤炭出口與華為問題聯系起來,并稱“這種做法將引起不必要的焦慮和擔憂”。
莫里森在接受澳大利亞記者采訪時,敦促要謹慎對待煤炭出口的延誤,不要與此前澳大利亞禁止華為參與該國5G網絡建設的事情聯系起來。“我認為這種聯系具有巨大風險,會引起不必要的焦慮與擔憂,尤其是在我們的采礦和資源部門”。莫里森表示,跳躍式的結論是無益的,也是沒有根據的。22日他也曾表示,不應匆忙下結論,認為澳煤炭在中國海關清關時間延長與政治報復有關。他還強調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此次事件涉及其他因素,也不能說明澳中關系在惡化。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進口煤炭2.815億噸。而根據澳大利亞新聞網24日報道,2018年,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8900萬噸煤,總價值150億美元,占中國總進口量的1/3強。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24日報道,澳大利亞貿易與投資部長伯明翰23日已經會見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以了解煤炭出口延誤的原因。伯明翰稱,環保檢查與對中國煤炭工業的保護可能是出現此次清關延遲的原因。在24日接受天空新聞采訪時,伯明翰表示,這種延誤情況去年年底也曾發生過,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與北京找出問題的原因。對于清關延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2日已做出回應稱,中國海關近年來發現進口煤炭存在環保不合格的情況。因此,中國海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進口煤炭的質量安全檢驗和環保項目檢測,目的是更好地保護中國進口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環境安全。
此次“煤炭事件”在澳大利亞政壇引發不小震動,澳政府官員反復出面對此事表態。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澳方的反應一方面有政治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澳大利亞煤炭的重要市場,對其礦業有巨大意義。
韓曉平稱,澳大利亞的煤炭出口到中國,通常是為滿足東南沿海地區的發電需求,也有部分用于煉鋼和化工業。中國是澳大利亞煤炭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而煤炭又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出口收入來源。一旦對華出口出現問題,可能會為澳大利亞礦業帶來風險。相比之下,中國的煤炭生產能力有很大的彈性和調節能力,受到的影響不大。
(來源:環球網)
- [責任編輯:gaoyid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