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境保護進行到底——永州市力促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到位
中國鐵合金網訊:繼2017年環保風暴開始之后,環保風暴愈刮愈烈。2018年環保督查越來越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如同高懸的明鏡,對各省市再次“把脈回診”,倒逼責任落實。永州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嚴肅對待,將“回頭看”視為“看病抓藥”后的一次“復查”,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狠抓整改落實。
截至11月中旬,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永州市182件信訪件,已全部辦結。共責令整改企業238家,立案處罰89家,罰款金額840.9萬元;立案偵查15件,行政拘留13人、刑事拘留17人;約談32人,問責148人。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中涉及永州市的9個問題,除東安三個監測斷面年均銻濃度超標的問題完成年度任務,并需持續推進外;其它8個問題均已達到辦結銷號標準。
以上率下抓整改
“以前那些高高的‘炮筒’里總會時不時冒出點濃煙,感覺空氣中充滿了有害物質。自從環境整改后就好了,‘炮筒’終于‘滅’了,我們老百姓終于敢大口大口呼吸了。”零陵區朱山鎮坦夫村的楊大哥笑呵呵地對記者說道。
零陵錳礦資源豐富,但品位低、粒度細、含磷高,且開采歷史較久。由于當時受生產力限制,采用小高爐法生產富錳渣是提升零陵區錳礦品位、解決礦石出路的主要途徑之一。2002至2007年,小高爐企業發展到50家,集中分布在珠山(32家)、水口山(2家)、石巖頭(2家)、黃田鋪(4家)、梳子鋪(3家)、石山腳(3家)、七里店(2家)、大慶坪(2家)等礦區鄉鎮,其中珠山萬事達、鴻鑫,水口山湘閩,石山腳利豐4家企業手續完備,符合產業政策,其余46家均在50立方以下,不符合產業政策,且手續不全,屬非法違規生產的小高爐。2012年以來,受市場行情影響,富錳渣小高爐企業成本嚴重倒掛,全部停產半停產。2017年,零陵區根據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和省市淘汰落后產能相關精神,已對所有富錳渣小高爐進行了“兩斷一封一承諾”處置。
在今年7月30日,省環保督察組指出零陵區富錳渣非法小高爐存在拆除不到位的問題后,零陵區委、區政府立即召開非法違規小高爐拆除部署會,制定下發了《零陵區清除非法小高爐工作方案》。并在7月31日,由區級領導帶隊的12個拆除小組,迅速進企入戶,面對面宣傳解釋;8月2日,零陵區委、區政府相關領導到珠山鎮龍潭爐料、紅星冶煉、建敏冶煉、越成冶金、康盛冶煉五家企業現場督辦指揮。當天,35家企業簽寫了“自愿清除小高爐協議書”;8月4日,零陵區委區政府負責人到眾鑫、建敏、鴻達、東湘焊接等企業現場指揮督辦,推動拆除工作有序推進。當天,46家企業全部簽訂協議,第一時間拆除清理。8月6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應云深入零陵區珠山鎮察訪非法小高爐整治工作。截至8月6日下午,46家非法小高爐已全部拆除,現在正組織清理清運。清理廢鋼800余噸、廢渣2000余噸,騰出土地200余畝。
自吹響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號角后,市委充分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以上率下的引領作用,主動擔當作為,狠抓環境問題整改。市委書記、市長多次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冷水灘、祁陽、東安、零陵、雙牌、寧遠、新田等縣區進行督察,推動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7月18日,市委書記李暉帶隊赴祁陽縣開展綜合督查,察看了污水處理廠等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現場;9月15日,李暉深入祁陽縣調研小高爐整治、養殖場污染治理等環保突出問題,研究全面整改措施;9月30日,李暉到零陵現場督查污水處理、尾礦治理、沙場關停等情況;10月14日,李暉深入九嶷山和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地督查兩個自然保護區環保問題整改落實情況;11月1日,李暉深入祁陽縣羊城造紙廠、三意再生紙業公司、擁軍采石場、梅溪鎮欣興鞭炮廠、白水鎮月紅磚廠和道縣永發磚廠等地,實地督辦環境問題整改和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信訪件整改落實工作。8月6日,趙應云深入零陵區珠山鎮,察訪非法小高爐整治工作;8月8日,趙應云率隊深入零陵、雙牌開展巡河工作,要求嚴厲打擊亂排亂倒、私搭亂建等違規違法破壞水環境行為;10月30日,趙應云深入東安縣白牙市鎮和鹿馬橋鎮,調研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工作。
跟蹤督辦嚴整改
“環保工作絕不是環保部門單打獨斗,僅靠一方之力去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那簡直難于上青天。”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各級各部門重不重視環保工作,結果大不一樣。”
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環保局等部門,先后多次組成聯合督查組,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及督察組交辦信訪件辦理情況,開展督查,進行“回頭看”,督促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對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檢查。今年2月底到3月初,先后派出兩批次工作人員,深入問題清單現場,不打招呼直奔現場,逐一指出存在的突出問題。4月16日開始,市委成立15個督查組,對各縣區(管理區、經開區)、市直各單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9月16日至18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抽調各市直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及骨干共49人組成6個督查組,對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和審計署交辦問題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相關工作,進行“地毯式”督查。9月26日至29日,再次抽調各市直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及骨干組成6個督查組,對永州市中央環保督察及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情況督察考核。
同時,市紀委成立專項工作組,對督察整改任務清單中涉及的責任追究案件,迅速啟動問責調查程序。并組織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進行全程監督。2017年3月14日,集中約談了寧遠、東安、祁陽、雙牌4個中央環保督察問題和審計問題整改未到位的縣區黨政一把手,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現場交辦。今年9月20日,召開全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集體約談會,對全市縣區長和分管縣區級領導進行約談,對整改進度滯后、工作中存在不作為、亂作為的實行問責調查。
突出問題必整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秉持這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理念,永州市環保人一直在做著不懈努力。在永州經開區蔡市木瓜鋪,距離湘江300米以內的天山冶煉廠,是多年沒運行生產的小高爐錳礦冶煉廠。根據去年環保督查要求,已經“兩斷兩清”,但仍有部分設備沒拆除到位。在收到督察組交辦的信訪件后,11月3日下午永州市相關部門組織150多人對廠區剩余的爐體和生產設備拆除、切割。
除此之外,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黏土磚廠污染”“92家冶煉廠小高爐污染”“東安3個斷面重金屬年均濃度超標”“危險廢物超期貯存”“錳冶煉高爐瓦斯灰未納入危險廢物管理”等具體問題,永州市以打好環境整治戰役為抓手,深入實施潔地、凈水、治氣、增綠“四大工程”為載體,邊督邊改、舉一反三,全面整改。同時,嚴格按照環評要求,把關審批新上項目,嚴格落實總量控制制度,督促磚瓦企業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規定,沒有通過環評審批的一律不許開工生產。并針對冶煉廠小高爐污染問題,成立市縣兩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部署開展淘汰冶煉廠落后產能工作。目前全市92家冶煉企業,已實行“兩斷三清”,關閉拆除企業84家,可恢復生產企業8家(在生產企業5家,停產檢修企業3家)。此外,在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92家企業名單外,經摸底排查,對其他23家富錳渣冶煉企業實行同等整改措施,予以“兩斷三清”,拆除設備。
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釋放出,環保督察越往后執法越嚴的強烈信號,永州市將以更高要求、更嚴標準、更實舉措,全力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對已經達到辦結銷號標準的問題,認真組織開展 “回頭看”,堅決杜絕“虛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確保經得起歷史檢驗。(來源:永州日報)
- [責任編輯:liujian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