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9月3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鎳周一挫跌至七個月低點,受中國經濟增長擔憂、貿易緊張局面升溫以及鋼材價格疲軟打壓。
財新/Markit周一聯合公布,經季節性調整的8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0.6,與調查預估中值一致,但不及上月的50.8,且為2017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不過該指數已連續15個月處于擴張區間。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駐倫敦首席商品經濟學家Caroline Bain表示,“鑒于中國財新制造業PMI數據欠佳、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缺乏進展,以及中美兩國之間針鋒相對的征稅競賽,今日任何金屬上漲都會令我感到意外。”
“鎳價和不銹鋼行業緊密相關,后者已經直接受到了關稅的影響,因此鎳價受創尤為嚴重。”
同樣打壓鎳價的是,上海螺紋鋼期貨再度下滑,上周創下3月底以來最差周度表現。
倫敦時間9月3日17:00(北京時間9月4日00:00),三個月期鎳下跌0.1%,報收于每噸12,790美元,盤中一度重挫至1月23日以來最低水平的12,695美元。上周五挫跌3.7%。
三個月期銅跌至8月23日以來最低水平的每噸5,950.50美元,收盤時報5,967美元,跌幅為0.1%。上周五期價下跌1.5%,8月月度跌幅累計達到5.5%。這是兩個月來最大月度跌幅,并是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分析師Michael Widmer在報告中稱,從歷史上來看,全球貿易增速每下滑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銅價下跌約4%。
"如果全球貿易年率增速自4月的4.4%降至2015/16年度時的1.7%均值,銅價將會同比下修10.8%,至每噸5,400美元。 三個月期鋅上漲0.2%,至每噸2,463美元。
Marex Spectron公司分析師Alastair Munro表示,“我們注意到,報告的上海鋅CIF溢價從每噸160美元大漲至230美元。”
三個月期鉛今日表現最為搶眼,收盤攀升2.1%至每噸2,121美元,因庫存持續減少。盤中高見2,131.50美元,為8月9日以來最高價。
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LME鉛庫存注冊倉單下滑1,050噸,至59,050噸,創下2013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 三個月期鋁下跌1.3%,報收于每噸2,097美元。 三個月期錫收跌0.8%,至每噸18,840美元。
(轉自文華財經)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