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在印尼提高新產量后,中國充沛的不銹鋼供應正在危及全球不銹鋼廠,以及供應這些廠商的鎳生產商。
國際鋼鐵統計局(ISSB)及顧問公司CRU的數據顯示,中國在去年12月成為熱軋不銹鋼卷凈進口國,為逾七年來首見。這意味著中國出現重大的結構性改變。中國生產和消費的不銹鋼占全球總量的一半左右。
中國不銹鋼巨擘青山位于印尼的不銹鋼廠在去年8月投產,在2018年底前其年產能應可達300萬噸。
CRU稱,這相當于去年全球不銹鋼扁鋼產能的6%,而且隨著中國德龍控股印尼不銹鋼廠在2019年投產,還會有更多的產能出現。
“到2021年德龍和青山(Tsingshan)(的鋼廠)會全面投產時,印尼的產能會增至逾500萬噸,占全球產能的比例略低于10%,”CRU分析師Michael Finch稱。
他補充說,青山是一家”讓人難以置信的低成本生產商”。該公司有自備電源,生產不銹鋼的關鍵原料—鉻鐵和鎳生鐵。
根據CRU,該鋼廠向中國銷售其大多數不銹鋼產品。自12月底以來,該鋼廠庫存增長80%,到4月中旬時觸及逾八年來的最高水平。自1月中旬以來,中國不銹鋼價格持平在每噸15,500元人民幣左右。
中國以外的不銹鋼生產商也憂心忡忡。
芬蘭Outokumpu公布第一季獲利銳減逾一半,受價格下跌影響,并預計本季表現基本相同。西班牙Acerinox公布,第一季獲利減少40%,美國獲利穩健提供了一些緩沖。
瑞典商業銀行(Handelsbanken)12月下調Outokumpu評級,稱因來自印尼的低成本產能構成”重大不利”影響。Jefferies稱,亞洲不銹鋼市場疲弱對Acerinox在歐洲和非洲的表現構成拖累。

全球鎳市一片吃緊,部份解釋了鎳價走強的原因。
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上周將其對2018年全球鎳供應赤字預估調高近一倍,成為117,000噸。
LME鎳庫存處于2014年中以來最低水平,上海期交所鎳庫存也接近2015年11月以來低點,都表明了市場緊俏。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