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4月4日至4月10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0元/噸,環比持平。環渤海動力煤現貨指數5500大卡583元/噸,環比下行24元/噸;5000大卡506元/噸,環比下行31元/噸。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造成煤市延續下行態勢的主要因素有:
國家能源局嚴控新增煤電規模。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國家能源局2018年資質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強化燃煤發電企業許可準入監管,嚴格煤電機組許可監管,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控新增煤電規模。積極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有關工作。開展許可制度執行情況專項監管。以問題為導向,繼續開展承裝(修、試)電力設施許可制度執行情況重點問題專項監管。這對于穩定煤市以及促使煤價靠近合理區間是利好因素。
2018年中國煤炭進口量可能降至2.5億噸。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秘書長趙建國日前表示,2018年國內煤炭產量可能從2017年的35.2億噸增長至36.2億噸,煤炭進口將由2017年的2.71億噸降至2.5億噸,全年煤炭總消費量將穩定在38.2億噸左右。
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持續擴容,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正加快構建。黨的十八大以來,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8.5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3個百分點。2017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比重分別達到13.8%和7%,累計分別上升4.1和2.2個百分點;電能替代量達1000億千瓦時以上,天然氣替代量達300億立方米。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從最近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能源結構正由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能源發展動力正由傳統能源增長向新能源增長轉變。
鐵路檢修支撐價格的預期落空。4月7日至4月30日,大秦線進行春季集中檢修,市場對此消息曾存在支撐價格預期。但從近期情況看,雖然檢修開始后大秦線運量明顯減少,但蒙冀線運量持續增加,對港口貨源供應起到了補充作用。另外,部分產地煤礦庫存出現積壓上漲的情況,預期落空導致市場看跌心態進一步加重。
國內海上煤炭運價指數已連續四期下降。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4月10日運價指數報收于757.75點,與4月3日相比,下行43.47點,降幅為5.43%。
業內人士指出,3月份,山西、內蒙古、陜西都有一部分中小煤礦復產推遲,部分煤礦即便復產了,生產負荷也比較低。后期隨著復產煤礦不斷增加,煤礦生產將逐步恢復正常。4月份之后原煤產量逐步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從需求來看,進入4月份之后,一方面隨著氣溫回升,取暖用電、用煤需求將高位回落;另一方面,水電出力將導致電煤需求相對減少。因此,動力煤需求將出現季節性回落現象。從價格來看,目前港口、電廠煤炭庫存均處于較高水平,而電廠日耗回升乏力,預計后期煤價將維持弱勢運行態勢。
來源:網絡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