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價格將更具代表性,市場功能將更好發揮
中國鐵合金網訊:自2月2日證監會確定鐵礦石期貨作為特定品種、允許引入境外交易者以來,大商所已對外發布了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相關規則,就國際化相關業務開展了全市場測試,并面向期貨公司會員、銀行、境內外產業客戶及相關投資機構持續開展了多地多場培訓活動。日前,證監會宣布鐵礦石期貨將于5月4日正式實施引入境外交易者業務。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日程比預期更早,目前國際化相關業務推進順利、市場準備工作較為充分,市場各方熱盼我國鐵礦石期貨國際化順利起航。
國際化起航在即,市場積極備戰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對于即將如期而至的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交易所、期貨公司會員、境外經紀機構等市場各方正在抓緊時間推進最后的籌備工作。
在近期上海舉辦的中國大宗商品產業論壇上,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準備工作的最新進展。據介紹,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相關業務規則已于日前落地,國內進行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的相關配套政策、辦法也基本完整。技術系統方面,交易所端技術系統已全面支持國際化業務,3月底會員和存管銀行全部完成換匯系統升級,相關系統平臺通過了2輪全市場聯合測試,測試過程順利、業務驗證無誤。開戶方面,自3月27日國際化業務規則發布起,截至4月13日,通過鐵礦石期貨交易者適當性測試超過700次,已有11家境外經紀機構在大商所完成備案。此外,大商所已公布10家外幣存管銀行。
新湖期貨國際部王威杰表示,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實施的時間較預期快,一些境外經紀機構、交易商正在積極推動相關業務的申請,希望盡早參與進來,在市場對外開放的新一輪發展機遇中占得先機。據前期市場拓展情況,目前一些境外產業企業及投資機構對境內期貨交易給予了高度關注并表達了參與意向,預計國際化落地后的市場參與者結構將會更加多元化。
鋼廠、貿易商等產業客戶對于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同樣熱盼已久。“在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后,期貨價格將更具代表性,市場功能將得到更好發揮。國內鋼廠都在積極備戰,后期我們在海外的子公司也會參與。”南鋼聯國貿公司總經理陸兆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市場關注國際化業務規則
記者了解到,大商所此次制定、修訂了16部國際化業務規則,保持鐵礦石期貨原有合約和基礎制度不變,在此基礎上對開戶、結算、交割、風控等業務進行了調整。部分市場人士表示,采用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接受外匯作為保證金使用是國際化業務的一大亮點,他們對外匯作保證金的流通程序較為關注。
根據此前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對國際化規則的解讀,引入境外交易者后,境外客戶可以使用美元作為保證金。大商所對美元作為保證金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境內期貨公司對美元的交存和提取,也就是美元的入金和出金業務。目前美元的出入金辦理時間規定與人民幣出入金業務保持一致,具體為每日入金的申請時間為夜盤小節的20:30—23:30、白盤的8:30—15:00,每日出金的申請時間為白盤的9:00—15:10。入金申請實時辦理,出金申請在結算時統一處理,出入金辦理方式與人民幣一樣,主要通過電子出入金系統統一辦理。
關于美元的折算方法,大商所每日結算時以當日基準匯率計算其價值并按照一定的折扣率自動調整會員美元作為保證金的可用額度。對于當日盤中發生的美元入金,實時按照上一交易日結算時使用的匯率和折扣率折算出交易期間可用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引入美元作為保證金使用后,如果結算后期貨公司會員的結算準備金中的人民幣資金低于結算準備金最低余額,大商所將通過會服系統向期貨公司會員發出追加人民幣通知,會員應當在下一個交易日開市前補足人民幣資金至結算準備金最低余額。
為解決跨境資金匯劃渠道長、境內外銀行工作時差問題,大商所將追加保證金的最后時間由原來的10時15分調整為13時,執行強平的最后時間由10時30分調整為13時30分,延長近3小時,便于境外客戶補充資金。
國際化業務實施后,境外客戶如何建立安全有效、快速反應的風控體系,把控每日無負債結算、大戶報告等措施,也是行業比較關注的問題。
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近日表示,長久以來,我國交易所始終把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作為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堅持“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并重,建立完善了期貨價格漲跌停板調整、交易保證金調整、手續費管理、異常交易監控等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市場監控、風險處置等相關的技術系統不斷升級,大幅提升了防范市場運行、交割等風險的能力。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后,大商所現有的風控框架和監管規定總體保持不變,境內、境外交易者遵守相同的風險管理和市場監察制度。例如,當日無負債結算方面,為保證交易者履約,交易所對當日結算保證金不足且未能在規定時限內補足的客戶將采取強行平倉。大戶報告方面,境外交易者達到投機頭寸持倉限量80%及以上時,需通過國內期貨公司進行報告;如果委托境外經紀機構進行交易,需委托境外經紀機構進行報告,境外經紀機構再委托國內期貨公司向交易所進行報告。
完善合約制度,迎接境外客戶
在行業人士看來,我國鐵礦石期貨自2013年10月上市以來,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衍生品市場,品種運行成熟、市場化程度高、合約制度已被市場認可。目前,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已成為期貨市場產業客戶參與程度較高的領域之一,鐵礦石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逐漸顯現,已成為國內鐵礦石貿易定價的標桿。
“用期貨指導現貨采購和定價,已成為現貨企業的共識。國內眾多鋼企、貿易商在采購鐵礦石時,通常以當日15時期貨市場閉市后的結算價格和漲跌變化作為定價參考。”新華聯合冶金集團采購部總經理陰少博表示。
鐵礦石期貨在國內市場得到的普遍認可,離不開期貨功能的發揮。多年來,大商所在鐵礦石品種探索并推出了多項創新業務,持續優化合約制度,為期貨功能發揮奠定了基礎。例如,為解決我國期貨市場活躍合約不連續的問題,2017年大商所在鐵礦石品種先后推出倉單服務商和期貨交易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月交易活躍。考慮到境外交易者參與實物交割的情況,大商所早于2016年初就在鐵礦石品種上推出保稅交割制度。
記者了解到,境外客戶可以通過保稅交割業務注冊保稅倉單,在保稅倉庫進行實物交割,以鐵礦石期貨交割完稅結算價扣除稅費生成保稅交割結算價作為海關審價依據,以解決境外客戶交割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導致處理完稅倉單存在障礙的難題。
部分市場人士對此次國際化業務規則中保稅交割做了哪些調整較為關注。據介紹,本次保稅交割制度在發票開具、保稅交割貨款結算、保稅倉單轉讓規則、保稅交割配對邏輯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和補充,如推出倉單置換服務等新業務,以便于境外交易者順暢完成實物交割。
在浙江熱聯中邦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勞洪波看來,我國鐵礦石期貨交易制度設計合理,貼近現貨市場,國際化相關規則具有很好的實用性、便利性,將會促進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
有望成為全球產業參與和認可的期貨工具
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和消費國,2017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10.75億噸,創歷史新高,但我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貿易定價中處于被動地位。湖南華菱鋼鐵集團董事長曹志強介紹,目前我國鋼廠鐵礦石使用中90%是進口礦,其中70%以上是長協礦。普氏指數近年來進入鐵礦石市場并成為貿易定價主導,我國鋼廠被迫接受普氏價格。
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和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鐵礦石期貨市場,具備了發展國際化期貨市場的優勢條件。此次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利于形成具有全球產業客戶參與和認可的基準價格,有望在提高我國期貨價格影響力、促進國際鐵礦石貿易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我們要推進混合指數定價,在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后,推動以鐵礦石期貨合約月度成交均價作為鐵礦石國際貿易月度定價依據,逐漸完善鐵礦石定價體系。”曹志強說。
據悉,多年來鐵礦石現貨價格波動劇烈、頻繁,鋼廠等產業客戶深受市場波動影響,在企業風險管理方面壓力頗大。勞洪波認為,中國的粗鋼產量初步減量是大勢所趨,而全球鐵礦石供應還是偏穩定,因此預計鐵礦石市場長期供過于求的格局沒有改變,但短期受鋼廠利潤波動對高低品鐵礦需求的差異,存在某些高品鐵礦的結構性短缺情況,諸多不確定性風險依然存在。
作為我國首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已上市品種,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意味著國外礦山等機構客戶可以直接參與中國商品期貨市場,現貨市場供需兩端的主要企業都能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更好推動企業進行貿易定價和風險管理。因此,無論境內外產業客戶、金融機構對于鐵礦石期貨國際化都十分期待。
“鐵礦石期貨的國際化不僅會帶來市場機構的深刻變化,也給期貨公司和產業客戶帶來更多的機遇。”國投安信期貨國際部經理李婭茜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在陸兆勇看來,隨著鐵礦石國際化業務的持續推進,境外交易者尤其是境外礦山和貿易商等產業客戶的參與度也會不斷增加。他介紹,一些境外企業已經通過設立中國公司的方式參與國內期貨交易,探索運用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來進行套期保值的風險管理。近期部分境外企業已經進行了開戶,便于日后直接參與交易。
“鐵礦石是全球貿易規模第二大的大宗商品,未來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在全球推廣后,鐵礦石國際貿易可以像原油貿易那樣采取以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貿易定價,降低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部經理張貴川說,境內外相關企業還可以進一步開展場外期權、產能保值等業務。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業務開啟,將為境內外客戶提供更具針對性、更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
王鳳海近日表示,國際市場的開拓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境內外有文化、法律制度上的差異,需要給境外客戶一個逐漸了解中國市場的過程。目前,境外礦山、貿易商等產業客戶均表達了參與鐵礦石期貨的興趣,認為外幣充抵保證金、保稅交割等國際化業務規則很好的契合境外企業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的需求。相信隨著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業務的持續運行,更多境外產業客戶將會持續參與我國鐵礦石期貨交易。
- [責任編輯:Liu l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