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在進口多晶硅價格最低至19美元/千克以及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國內的光伏太陽能產業已經開始在政策的導向上出口轉內銷。
在經歷價格寒冬之后,國內光伏太陽能終于迎來曙光。中國“十二五”期間光伏太陽能發電的裝機目標確定為21GW,即2100萬千瓦。據悉,最早光伏“十二五”期間的裝機目標為 5GW,去年年中上調至10GW,去年底上調至15GW后,此次上調至21GW,較最初值上調了3倍。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光伏太陽能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既有美國的反傾銷稅率,又有德國削減太陽能計劃,因此此次上調光伏太陽能裝機目標旨在穩定產能過剩的行業。
某業內人士稱,“此次十二五光伏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提高到21GW,擴大了現有光伏太陽能的產能,但不可忽視的是,現有的太陽能光伏產業依然存在產能過剩的現象。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還是看上網電價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5年新增的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金太陽示范工程”兩個領域。對此,蔡文彬認為,金太陽示范工程其實可以算成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一部分,而且金太陽示范工程在以前已被提過。
目前我國已建“金太陽”工程示范項目并網率僅為40%左右,這嚴重影響了“金太陽”政策的執行效果。相同的是,盡管分布式光伏發電有建在用戶側,具有容量小、電壓等級低、接近負荷、對電網影響小等特點。但與目前現有的接入式發電相比,由于日照、規模等問題,分布式發電產生的單位成本較高,在發電價格統一不變的情況下,分布式發電的發展需待觀察。
實際上,正是由于單位成本發電高于接入式發電,中國分布式建筑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十分小。相關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分布式系統的累計裝機容量有23.4GW,占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的66.8%。其中德國14.9GW、日本3.5GW、美國1.7GW、意大利1.5GW和法國0.8GW,而中國分布式建筑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僅有256MW,發展相對緩慢。
據了解,國內的光伏太陽能不僅要面對美國高額的反傾銷稅率,而且在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已經下調了政府補貼的背景下,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宣布國內光伏發電項目采取固定電價補貼政策,規定2011年前建完的光伏項目,上網電價為1.15元/千瓦時,這使國內各地出現持續的搶裝潮。截至2011年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由2010年的近90萬千瓦大幅躍升至300萬千瓦。
盡管這一系列的政策是為拯救光伏太陽能產業,不過目前寧夏等西北省份火電上網電價僅約0.30元,中間巨大的差價也是需要政策解決的問題?傮w而言,在最低進口多晶硅價格低至19美元/千克以及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國內的光伏太陽能產業已經開始在政策的導向上出口轉內銷。(來源:互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