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鉻礦行業投資分析
1 全球鉻礦資源分布
在冶金工業上,鉻礦主要用來生產鉻鐵合金。鉻鐵合金作為鋼的添加料,用于生產多種高強度、抗蝕、耐磨、耐高溫、耐氧化的特種鋼,是不銹鋼中不可或缺的添加料。
根據世界鉻業協會數據,全球鉻礦查明資源量約115億噸,其中儲量超過4.8億噸。南非作為全球鉻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鉻礦查明資源量達86億噸,占全球資源總量的74.8%,位于南非東北部的布什維爾德雜巖體是世界上最大的鉻礦礦源層,鉻礦資源埋藏淺、品質好。中國的鉻礦資源主要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區,資源量1142萬噸,僅占全球鉻礦資源的0.1%;礦山分布區域不均衡,開發利用條件差;礦床規模總體較小,分布零散,形態和品位變化較大,部分礦山品位甚至在10%以下。我司Townlands鉻礦項目位于南非布什維爾德雜巖體西翼,探獲符合南非SAMREC標準的資源量2.36億噸,根據SNL金屬與礦業數據庫統計,Townlands項目資源量規模居全球單體鉻礦山第三位。
2 南非鉻礦行業供需格局
在全球鉻礦產品中,90%以上是冶金級鉻礦,剩余約10%為化工級、鑄造級和耐火材料級鉻礦;冶金級鉻礦中94%用于生產高碳鉻鐵。
2.1 鉻鐵供需格局
南非以其豐富的鉻礦資源,天然具有大力開發鉻鐵產能的條件,2016年南非產出高碳鉻鐵358.6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2.4%,是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高碳鉻鐵生產國,中南兩國的高碳鉻鐵產量已占據全球市場的69.8%。相對于產量,南非的高碳鉻鐵消費量則要小得多,2016年全球高碳鉻鐵消費量為1151.1萬噸,其中中國消費量達708.9萬噸,占61.6%,而南非高碳鉻鐵消費量僅15萬噸,為全球總消費量的1.3%,因此南非高碳鉻鐵主要用于出口,2016年南非出口高碳鉻鐵383.5萬噸,其中出口中國183.3萬噸,占其總出口量的47.8%。
從中國國內供給端看,2016年我國高碳鉻鐵供給693.2萬噸,與消費量基本持平,其中進口278.5萬噸,占供給總量的40.2%,來自南非的高碳鉻鐵占到總進口量的65.8%,成為我國第一大高碳鉻鐵進口來源地。數據來源:CRUChrome Monitor 2017
2.2 鉻礦供需格局
從供給端看,南非作為世界鉻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亦是世界最大的鉻礦生產國,根據USGS 2017年數據及Heinz H.Pariser的研究報告,2016年全球冶金級鉻礦產量3040萬噸,其中南非產出180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9.2%,為世界第一大鉻礦生產國。而中國鉻礦產量2016年僅為約50萬噸,不到全球總量的2%,國內產能和資源遠不能滿足需求。
從消費端看,中國和南非是世界最大的兩個鉻礦消費國,2016年中南兩個分別消費冶金級鉻礦1147萬噸和991.8萬噸,占全球消費總量的37.4%和32.4%。
數據來源:USG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7
由于國內鉻礦資源貧瘠,加之我國是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鉻礦供給主要依賴進口,2016年中國進口鉻礦1057.8萬噸,鉻礦消費對外依存度達92.2%,考慮鉻鐵和鉻礦雙重進口,我國鉻實際對外依存度超過95%。南非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最大的鉻礦進口來源國,2016年我國進口南非鉻礦775.4萬噸,占總進口量的73.3%。兩國在鉻礦生產和消費領域存在極強的互補性。
3 南非鉻礦開發及運營現狀
從1865年首次在南非發現鉻礦至今,南非鉻礦開發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一代代南非工程師和企業家在不斷的探索和嘗試中逐漸走出了一條集探、采、選、冶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鏈運營模式,牢牢將資源和下游產品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南非主要鉻礦企業除Tharisa外均為礦山冶煉一體化布局,特別是行業兩大巨頭Samancor和Glencore尤其注重礦石與冶煉產量匹配,礦山與冶煉廠擺布統籌規劃。以Glencore為例(如圖2),該公司在布什維爾德東西兩翼均擁有大量鉻礦資產,其中西翼Rustenburg附近擁有Waterval、Kroodal等在產礦山,同時配備Wonderkop、Rustenburg和Boshoek三座冶煉廠,冶煉廠緊鄰礦山建設,可通過重型卡車、鐵軌甚至皮帶迅速將礦山產品運至冶煉廠,在降低原料運輸成本的同時可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自身產品策略,礦價相對高時多產礦少產鉻鐵,當鉻鐵價格相對高時則礦石全部運至冶煉廠,開足馬力生產鉻鐵,在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中靈活調整,掌握主動。
除礦山企業外,南非還在百年的礦業實踐中涌現出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礦山技術咨詢公司,如SRK、TWP(2012年被WarleyParsons收購)、DRA和MSA等公司,他們在地質勘探、礦山設計、方案研究、建設運行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技術實力。
4 南非鉻礦行業競爭態勢及對我國相關行業的啟示
(1)抓住機遇,寡頭壟斷初見成效。
2013年以來,隨著鉻礦和鉻鐵價格持續低迷,包括Hernic、IFM和ASA在內的南非各個中型鉻礦企業運營舉步維艱,陷入了現金流萎縮—礦山生產運營缺乏投資—礦石產量低迷—冶煉廠缺乏爐料的死循環。2016年初,上述三家企業先后宣布進入經濟拯救狀態,Glencore和Samancor兩大巨頭迅速做出反應,于2016年6月前后由Glencore收購Hernic,由Samancor收購IFM(Samancor重組ASA的行動仍在醞釀過程中)。通過本輪收購行動,兩大巨頭進一步鞏固了自身在南非鉻礦市場的地位,將原本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南非中型礦企資產納入囊中、為我所用,形成了對市場走勢和產品價格較強的控制力,雙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初顯成效,隨著2016年9月以來的一波鉻礦、鉻鐵價格飛漲,兩巨頭得以提高產量獲取巨額利潤,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鉻鐵、鉻礦進口國將直接為其買單。
(2)強化資本運作,打通上下游產業鏈。
南非兩大巨頭能夠取得如今的行業統治地位,不但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更多依賴于一系列資本運作、市場化運營機制。以Glencore為例,深耕南非20余年,主要得益于和國際化礦業公司如英美資源、Samancor、Lonmin等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并與Merafe、Kagiso以及Bakwena等南非當地礦業企業建立合資公司,才逐步構建起由礦山、冶煉廠組成的優質資產組合,如今取得了行業的絕對統治地位。
(3)嚴控生產成本,切實提高生產競爭力。
鉻鐵的主要成本由原材料、動力和勞動力成本構成,主要行業競爭對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原材料成本,除了嚴控自身礦山鉻礦成本外,南非主要競爭對手通過與英美資源、Lonmin進行合作從UG2尾礦中獲得低廉的鉻精粉一定程度降低了鉻礦成本。動力成本主要由電力和還原劑成本構成,Glencore等主要競爭對手積極研發和應用行業先進的冶煉技術,比如芬蘭的Outokumpu技術、Glencore自主研發的Premus技術以及直流電還原技術等,不斷減少電力消耗和焦炭用量、提高金屬回收率,以提高自己的行業競爭力。
(4)加強行業頂層設計,提高國家戰略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和鉻礦資源消費國,我國鉻礦消費量超過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而國內鉻礦資源量和產量僅分別占到全球總量的0.1%和不足2%,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鉻礦資源進口量與日俱增,鉻已成為我國對外依存度最高的金屬。2016年11月,國土部將鉻列為24中戰略性礦產之一,從國家層面引導提高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和開發利用水平,國內企業應從戰略高度出發,積極走出去獲取鉻礦資源,將這一關系不銹鋼產業命脈的資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真正成為國家戰略資源的保障者。
中國目前在世界鉻礦資源市場中所占份額較小,鉻礦市場近期活躍的交易和大幅波動的價格給了中國企業投資海外鉻礦資源的有利機會。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和不銹鋼企業應從戰略高度做好鉻礦資源投資規劃,通過實時監視全球鉻礦市場情況、合理分析,在適當的時機果斷進入,或收購潛力較大、運營相對成熟的資產和團隊,或以低成本、小投入迅速形成產能,逐步擴張。
(5)借鑒國外企業的成功經驗
虛心學習國外主要鉻礦企業的成功經驗,逐步建立采、選、冶煉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運作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靈活調整企業生產運營策略,保障國內鉻產品供給量和供給價格;多渠道、多角度與國外大型鉻礦企業展開合資、合作,掌握合資企業控股權,控制公司發展方向;穩步擴張,不斷增大鉻礦市場份額。
- [責任編輯:Zhao Xiaobo]
評論內容